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迫切需要一支能扎根基層、善作善成的干部隊伍。年輕干部作為干部隊伍中的“生力軍”,懷揣干事熱情、手握創新本領、肩扛時代使命,當以“接地氣”的作風、“謀發展”的智慧、“破難題”的魄力,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上勇當“實干先鋒”,用奮斗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答卷。
以“接地氣”的作風,筑牢為民根基。鄉村工作的核心是群眾工作,脫離群眾則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年輕干部初入基層,往往帶著理論知識的“書生氣”,若不能主動轉變角色,易與群眾產生心理距離,導致工作脫離實際。唯有主動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把基層當作成長的“課堂”,把群眾當作最好的“老師”,才能真正融入鄉村。要將走村入戶化為日常,深入了解鄉村風土人情與群眾真實訴求,把民生領域的“急難愁盼”梳理成“問題清單”,逐項研究解決;要虛心學習基層治理的經驗方法,理解鄉村社會的運行邏輯,讓工作思路貼合實際需求,讓服務舉措順應群眾期盼,以真心換真情,用實干聚民心,為鄉村振興筑牢堅實的群眾基礎。
以“謀發展”的智慧,激活產業動能。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壓艙石”,沒有可持續的產業支撐,農民增收、鄉村繁榮便無從談起。年輕干部要充分發揮知識儲備足、學習能力強、視野相對開闊的優勢,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的“謀劃者”與“推動者”。要立足鄉村資源稟賦,結合市場發展趨勢,科學規劃產業方向,既要挖掘本土特色資源的潛力,也要把握產業發展的規律,避免盲目跟風;要主動對接各類資源,為產業發展破解技術、資金、渠道等方面的瓶頸,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銜接,培育具有競爭力的鄉村產業體系,讓產業發展既有“特色”又有“韌性”,真正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以“破難題”的魄力,提升治理效能。鄉村振興進程中,基礎設施、治理機制、文化建設等領域難免存在短板弱項,這些“硬骨頭”考驗著干部的擔當與能力。年輕干部要敢于打破思維定勢,以創新思維尋找破解難題的路徑。在完善基礎設施上,要探索多元投入與建設模式,補齊鄉村發展的硬件短板;在優化基層治理上,要善用現代化手段,健全群眾參與機制,激發村民自治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推動文化振興上,要創新傳播與傳承方式,讓鄉村文化煥發新活力。創新需立足實際、尊重民意,唯有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才能不斷提升鄉村治理的精細化、高效化水平,讓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付笛)
- 2025-09-01“三個關鍵” 護航年輕干部成長成才
- 2025-09-01抓好人才“引育留”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 2025-09-01厚植高質量發展人才優勢
- 2025-09-01格爾木的25分鐘:鐵路為高原鑄就“移動生命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