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輕松一課
雅丹和丹霞, 都有個“丹”字,能分開嗎?
我們曾經推介過玉門關雅丹魔鬼城雅丹地貌群的鬼斧神工,也領略過張掖丹霞世界公園“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盛景大觀!雅丹、丹霞,其中都有個“丹”字,這兩個地學名詞是如此相似,若是同時出現在眼前,你能準確區分它們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
風蝕雅丹
“雅丹地貌”是以風蝕作用為主形成的壟崗狀地貌,上世紀初,瑞典科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對中亞地區進行科考期間,在中國的羅布荒漠中發現大面積河湖沉積物暴露地表,并被強風吹蝕成各式各樣的壟崗狀殘丘,當地人稱之為“Yardang”,維語意思是“陡峭的土丘”,赫定就在其考察游記中使用“Yardang”這個詞專指這種特殊的壟崗狀風蝕地貌,隨同赫定一起參加科考的中國科學家陳宗器先生把這個維語詞正式譯作漢語“雅丹”,所以說,雅丹這個詞是從維語轉譯而來,雅丹的“丹”字與紅色沒有關系。
事實上,雅丹地貌既可以是紅色,也可以是紅色以外的任意顏色。典型雅丹地貌形成于干旱地區干涸的湖底或河、湖階地上。雅丹地貌在西北地區分布很廣,世界各地也都有分布,甚至火星上也有雅丹地貌。
流水丹霞
“丹霞地貌”,丹霞的名稱來源于廣東省的丹霞山,這里有世界上最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當然,新晉為“張掖丹霞世界公園”的張掖丹霞地貌可以與之媲美了。
與“雅丹地貌”不同,“丹霞地貌”的丹,是實實在在的紅色沙礫巖,這些沙礫巖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侵蝕、溶蝕等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各種奇形怪狀的地貌, 比如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或峰林狀等,這些千奇百怪的地貌特征與“雅丹地貌”確有相似之處。但二者的形成原因卻大不相同。
第一,作用力不同:雅丹地貌是風蝕作用形成的,丹霞地貌主要是由于地表流水侵蝕而成;第二,地貌顏色不同:雅丹地貌沒有特定的顏色,丹霞地貌主要是紅色;第三,分布地區不同: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區,而丹霞地貌主要形成于潮濕流水附近。所以有“風蝕雅丹、流水丹霞”之說。
文/解語花
相關新聞
- 2020-08-03甘肅文化丨彩陶鼓:最早的打擊樂器
- 2020-08-03博物館丨那些絢爛多姿的壇壇罐罐們
- 2020-07-31康熙御筆,為何會在張掖?
- 2020-07-15【溯源甘肅】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