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延伸下
彩陶鼓:最早的打擊樂器

菱形網(wǎng)紋曲柄彩陶鈴


弦紋彩陶鼓 本版撰文·陳芊 供圖·甘肅省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中,除了眾多多彩的壇壇罐罐,還有兩件很獨特的樂器:彩陶鈴和彩陶鼓——
弦紋彩陶鼓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距今約4800年),永登縣出土。這是一只陶鼓,鼓的兩端各有一耳,用于系繩,一端為喇叭口,另一端為罐形口,喇叭口外有六個爪突,用于固定鼓面。想必是用緊繃的獸皮做鼓面,這應是腰鼓的雛形,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的打擊樂器。
菱形網(wǎng)紋曲柄彩陶鈴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距今約4800年),廣河縣祁家集出土。這件陶器看起來很奇特吧,若不是器身略鼓的腹部,幾乎就是歪嘴葫蘆的形狀。這件陶器腹部是中空的,里面裝著些小陶丸或小石子,搖晃起來沙沙作響。這件彩陶是干什么用的呢?其性能類似現(xiàn)在給幼兒玩的鈴鐺,它應該是原始的樂器。
一只陶鼓,一件陶鈴,這兩件原始樂器呈現(xiàn)于眼前,不由得讓人遙想史前先民的樂舞,原始先民們有的手持陶鈴,有的腰懸陶鼓列隊成陣載歌載舞,伴隨著勁爆明快的節(jié)奏,陶鼓“冬冬”響起,陶鈴“沙沙”伴奏,這種充滿原始生命力熱情歡樂的場面如現(xiàn)眼前……
相關(guān)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guān)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