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7月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強調“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新路子”。各地要踐行好人民城市理念,以初心為筆,再繪城市建設新答卷。
在問題導向中提升城市民生溫度。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設必須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市民心中的各種小事,丈量著城市文明的刻度,標注著人民城市的溫度。在人民城市建設中,各地堅持問題導向,從細微處入手,用心傾聽群眾呼聲,用釘釘子精神辦成一件件民生實事,讓市民群眾感受到城市的溫度。物業選聘、維修資金使用、加裝電梯、停車難治理等群眾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看似瑣碎,卻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感。各地要建立精準的需求發現和響應機制,通過精細化的方案設計、高標準的施工管理、全過程的群眾參與和監督,確保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真正補齊民生短板,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城市的溫暖便利。各地要重視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賦能基層治理,加快建設集精細管理、便捷服務、良性互動于一體的智慧社區平臺。
在需求引領中提升城市建設內涵。城市,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到因地制宜推動歷史文化街區更新,再到加強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要始終精準把握市民群的需求,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城市規劃工作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關注人的需求和幸福感。城市建設要精雕細琢,充分考慮城市的產業特色、氣候特點、地域特色、歷史文化及風俗習慣,打造特點鮮明的城市名片。在城市更新過程中,要關注歷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突出地方特色,傳承和延續城市的文化,讓城市的獨特文化基因得以保留和發揚,從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留住鄉愁。城市治理者要持續推動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提供更多元、更高質量的公共服務產品,要關注“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的需求,讓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居民。
在凝心聚力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城市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應充分尊重市民主體地位,推動政府、企業、市民等多元主體協同發力,讓城市治理向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邁進。各地要搭建常態化、多層次公眾參與平臺,在重大決策層面,通過專題聽證會、網絡問政等形式,廣泛吸納民意。要引導市場力量參與治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企業在智慧交通、垃圾分類、社區服務等領域發揮專業優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公眾受益”的協同治理格局。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積極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格局,探索城市治理現代化新路。在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中,各地要以人為本,建立線上線下的常態化長效化溝通機制,更全面、及時、精準了解群眾和企業所需所盼,持續提升“一網通辦”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張若麟)
- 2025-11-17【好評中國】提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能力本領
- 2025-11-17【好評中國】“人工智能+”讓交通運輸更暢達
- 2025-11-17【好評中國】把秋冬種抓得緊而又緊、實而又實
- 2025-11-17【好評中國】“北京禮物”何以城市送給世界的最美禮物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