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全國各地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率中央代表團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高度肯定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60載櫛風沐雨,60載萬象更新。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西藏實現了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的歷史性轉變,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
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西藏現代化進程最為顯著的特征,體現在各族群眾從“被奴役的工具”到“掌握自身命運的主人”的轉變。人口數量大幅提升,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2024年,西藏人口數量由114.09萬人增長至370萬人,增幅達224.3%。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截至2024年,西藏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618所,在校學生總數97萬人,超過西藏總人口的1/4。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西藏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數由2010年的5507人上升到2020年的11019人。城鄉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農牧民健康體檢實現了全覆蓋,全區人均預期壽命從2010年的68.17歲提高到目前的72.5歲。
實現天塹變通途。曾經,因雪山阻隔,西藏廣大農牧區沿襲著驛道、溜索、皮筏子等原始的交通方式,百姓物資交換大多靠人背畜馱。落后的交通嚴重制約著西藏的發展,阻礙著與區外的經濟聯系、文化交流和民族交往。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作出修建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戰略決策。1954年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創造人類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如今,西藏初步建立起涵蓋公路、鐵路、航空等領域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2.49萬公里,所有鄉鎮和建制村公路通達率達100%,開通國際國內航線183條,鐵路運營里程達1187.8公里,復興號飛馳雪域高原。
實現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舊西藏處于極度封閉落后的狀態,農牧業停滯在原始生產方式上,現代工商業和現代科技幾乎是空白。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當前,西藏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綠色工業等九大產業蓬勃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建立,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2024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達27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長8.9%;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444元,是1965年的121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經濟的發展,為改善民生、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實現生態安全屏障日益牢固。西藏所處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亞洲水塔”之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西藏始終把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作為最大的價值、最大的責任、最大的潛力,堅持生態優先、保護第一,加快推進美麗西藏建設,努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目前,西藏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將超過60萬平方公里國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占全區國土面積的50%以上;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47個,總面積達41.22萬平方公里;國土綠化行動深入推進,造林超過100萬余畝,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2.31%。西藏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9.7%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質100%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西藏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雪域擁抱新時代,攜手共鑄新輝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深入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西藏的明天一定是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向秋)
- 2025-08-30【好評中國】讓中國經濟“進”的勢頭更穩健
- 2025-08-30鋼鐵脈動,大秦鐵路90億噸背后的中國力量
- 2025-08-30馳騁歐亞五載,中歐班列譜寫灣區開放新篇章
- 2025-08-30助學路上,廣鐵集團書寫“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暖心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