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民營企業500強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整體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企業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從規模效益看發展韌力。從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來看,民營企業整體規模持續提升,經營效益持續向好。無論是從營業收入,還是從資產總額與凈利潤來看,都有了持續提升,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經濟在持續向好。從產業結構看,民營企業500強已成為我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民營企業500強,72%的企業屬第二產業,66.4%的企業為制造業。民營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投資項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尤其隨著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為民營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提供法律保障。面向未來,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具有堅實基礎和巨大潛力,民營經濟長期向好發展有基礎、有條件、有支撐。對此,各地各部門要更加重視民營企業的發展,不斷深耕民營經濟發展的土壤,激活民營企業的內生動力,推動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技術賦能看發展動力。隨著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從目前來看,民營企業500強創新活力持續增強。從研發投入看,民營企業500強中實際填報企業的研發費用總額1.13萬億元,研發人員總數115.17萬人,平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77%。從行業結構看,500強企業中科技型企業占比不斷提升,我國民營經濟在創新驅動和產業結構優化方面取得積極進展。這不僅體現了企業自身對研發和技術的高度重視,也反映出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民營經濟正逐步向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高端領域邁進。500強企業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66.80%的企業已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降本增效,83.00%的企業采取應用綠色低碳技術與設備、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改造、開展碳排放測算、推動產業鏈綠色協同發展等措施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民營企業要不斷培育具備綠色低碳與可持續屬性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綠色實踐驅動低碳轉型。
從責任擔當看發展潛力。民營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要切實擔當社會責任。廣大民營企業家以實干篤行詮釋企業家精神,努力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從納稅情況看,民營企業500強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納稅總額達1.27萬億元,納稅額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240家,占500強比例為48.00%。從就業情況看,民營企業500強就業總人數為1109.12萬,戶均2.22萬人。從振興發展來看,民營企業500強中,有72.80%的企業積極投身鄉村全面振興,壯大鄉村富民產業。65.40%的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在鄉村產業振興、開展公益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施消費幫扶和就業幫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邁步新征程,各地各部門要激勵廣大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在堅持誠信守法經營、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當好標桿、做好示范,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張閑語)
- 2025-08-30【好評中國】讓國防觀念深植于每個人心田
- 2025-08-30【好評中國】讓經濟發展的綠色動能更強勁
- 2025-08-30武威|七夕,讓傳統文化散發時代芬芳
- 2025-08-30【好評中國】為上合組織發展插上“數字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