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關鍵一年”,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30萬億元,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歲末年初,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信心、把握大勢,聚精會神抓好高質量發展,努力保持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在夯實基礎中堅定發展信心。過去一年,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經濟新動能持續壯大。2024年1至11月,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增速明顯快于規上工業;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8%,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速,中國經濟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良好穩固的基本面。2024年,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30萬億元;制造業規模、貨物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保持全球第一;糧食總產量首次邁上1.4萬億斤新臺階;原油產量連續6年回升,天然氣產量連續8年增產超百億立方米;就業物價保持穩定。“穩”的勢頭有效延續,“進”的步伐堅實有力,更加堅定了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心和信心。
在用好優勢中增強發展動能。2024年,在我國經濟面臨困難挑戰的關鍵時刻,黨中央及時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使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我國既有大國經濟的規模優勢、市場優勢,也有人才優勢、創新優勢、社會穩定優勢,特別是有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獨特制度優勢,這些優勢支撐了我國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新起點上再出發,要認識優勢、把握優勢、用好優勢。今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對經濟增長形成強有力拉動。各地各部門要用足用好獨特優勢,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
在動能轉換中拓展發展韌性。經營主體是我國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從龍頭企業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廣大經營主體敢闖敢拼、開拓創新,讓中國經濟韌性更強。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新設經營主體2069.6萬戶。我國企業產業體系完備,經營主體類型多樣,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強,居民儲蓄率高、適應經濟波動的能力也較強,這是我國擁有強大抗風險能力的根源所在。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一些新情況,有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挑戰,有新舊動能轉換的壓力,但這些經過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我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持續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就能克服挑戰和壓力、不斷邁上新臺階。
在多維發力中釋放發展潛能。從投資看,農民進城定居既能帶動住房、市政道路等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又產生大量公共服務設施投資需求,有研究測算,城鎮化率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拉動投資需求超過1萬億元。從消費看,我國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有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市場容量大、梯次多、有縱深、擴容提質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從政策看,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將釋放內需動力。從改革看,歲末年初,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提請審議,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持續開展,過境免簽政策全面放寬優化,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將釋放更多改革紅利。(李萍)
- 2025-01-14【地評線】飛天網評:創新發展,釋放中小企業大能量
- 2025-01-14【地評線】飛天網評:縣域酒店預定翻番 春節游“縣”花怒放
- 2025-01-14【地評線】飛天網評:深化監管改革助力藥械創新
- 2025-01-14【地評線】飛天網評:三個“厘清”激活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一池春水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