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學大家的奮斗人生、趣味人生

編者: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字里行間】
雜交水稻、青蒿素、嫦娥工程、天氣預報……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東西,看似毫不相關,但是他們的創造者,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他們,是國之脊梁,是我們永遠的楷模。
他們,是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
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于2000年,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
近期出版的《大國脊梁》一書收錄了2000年至2020年間,3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胸懷祖國、服務人民、艱苦奮斗、科學報國的感人故事,并精心選配了新華社公開播發的百余幅獲獎科學家的珍貴照片。該書內容權威,圖文并茂,已入選202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書中提到的師昌緒院士和顧誦芬院士,是我熟識和敬重的老師和前輩,也是我長期以來學習的榜樣和模范。
師昌緒院士不僅是我國高溫合金和新型合金鋼的重要開拓者,還是一位能夠高瞻遠矚的戰略科學家。我國的高性能碳纖維,就是在他的努力下逐步研發出來的。
顧誦芬院士是我的校友和學長,也是我一生中最欽佩的航空科學家。他的為人和修養、勤奮和天賦,是我一輩子難以忘懷的。我曾有幸,配合他完成了殲-8Ⅱ型飛機用渦噴-13發動機的鈦合金關鍵件研制工作。
在閱讀這本書時,那些奮斗的歲月會不時浮現在我的眼前。
這本書不僅能讓你領略科學大家的科研風采,知曉他們的科研事跡,而且還能讓你了解這些科學家的有趣人生。讀了本書你會感到科學研究并非是件枯燥的事,科技工作者也不是整日埋頭做實驗,毫無生活情趣。
被稱作“人民科學家”的數學大師,用中國古代的數學思維解決現代問題,讓未來的數學發展走中國道路,同時也是70歲坐過山車,83歲騎大象,90歲自己看電影的“老頑童”;穿越于地球三極之間的劉東生,把科研當成終身樂趣,這位既沒留過學,也未曾在國外工作過的專家,出國做一次報告,100多人等著跟他握手;建筑家吳良鏞提出的“人居之道”讓科學、人文、藝術在建筑物中交融,把美從抽象世界帶入真實可見的現實生活;“超導大玩家”趙忠賢,從實驗室回家脫下西服,就踩著三輪車去買蜂窩煤……
為了增添閱讀樂趣,書中還添加了科學家名言、大科學家小故事等欄目,讓大家進一步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和科學家精神的力量。
現在,我們國家已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希望這本書可以引發讀者熱愛知識、尊重科學的學習熱情和科研興趣,幫助青少年朋友們樹立目標、堅定信心,沿著正確的路,一往無前。
?。ㄗ髡撸翰艽簳裕抵袊茖W院院士、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
- 2022-07-26《隱匿的大師》: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 2022-07-26《雪霽》:跟隨智者去旅行
- 2022-07-25金一南新著《正道滄?!烦霭姘l行
- 2022-07-22《雪霽》:跟隨智者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