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慢功夫,何必焦慮
隨著校外教輔業務的變遷,現如今一些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將視野轉向閱讀。熱衷鼓動人讀書的我認為,這樣的轉向是當然的好事。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應該說是最簡單的“學習方式”也會給某些家長帶來焦慮。
說是能安心于課外輔導教室的孩子,卻難以安靜坐下來讀書,或者是對經典名著怎么也讀不進去,更有甚者,居然焦慮于“不知道”讀什么書好……
早些時候,看到此類相關資訊,個人感覺多半可能是某種夸張的敘事。結果,顯然是我太主觀了:最近在俺狹窄的生活圈子里,真就遇到了不無焦慮地談論這種問題的家長。
坦率而言,對此,鄙人遺憾之余,很是唏噓。
首先,就算眾人皆知的經典名著您不知,身為執迷于孩童考試成績的家長,中小學的教輔指南應該是,也必須是熟悉的,對吧?那里面就課外(內)讀物是有明確要求的——有具體、明確的書單,我是真不明白“不知道讀什么書”之問從何而來。
其次,我理解“久經”做題灌輸模式訓練的孩童,突然要從默認、習慣了的被動接受方式,轉為閱讀這種主動性更強的學習模態,可能確實需要一些時間。加上飽受讀圖、看漫畫,以及看小視頻的影響,“小人兒”要走上一邊看字一邊想像/思考的自主學習之路,自然不會一蹴而就。
然而,所有這些,都絕不是焦慮的理由。作為家長,竊以為更應該示范的是耐心,是細致地閱讀指導。就以初入閱讀之門的同學來說吧。《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就是很好的閱讀“勾引”書籍,這部塞爾瑪·拉格洛芙所著之書,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童話作品。此外,本經典還有影畫(電影)為家長們助力,相信孩子們一定可以很方便地跨過閱讀之門。再有,通過這部講述尼爾斯騎著鵝飛往不同地方的奇幻歷險記,孩子們從故事中還能找到勇氣、智慧,或許還可以學到堅韌不拔的精神。
當然,不少孩子都喜歡的優秀“國產”兒童讀物也很多,且容易獲得。
至于名著經典的閱讀,那更需要家長們給予青少年更多的耐心和主體空間。如若您真想孩子讀書,需要做的,我想,應該是自己也沉靜下來閱讀,一方面做個耐心的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閱讀指引。
再回到“焦慮”的話題。家長們捫心自問過沒有?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焦慮”,都是和閱讀沒啥關聯的東西,那些忐忑,本質上是“考試競爭”心態的遺存,也許是功利目的驅策下的不安,是聒噪商業市場中的短視盲動。
孩子不是石頭,只能由匠人來雕琢,而是一棵幼苗,是一株可以自我選擇、自我成長的樹苗,您只要保護好、哺育好、引導好他們,他們自己會選擇生長姿態。
而閱讀,作為樹人的優選生命狀態,客觀說,其本身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這場生命的競賽和追逐,既沒有最后一名,也沒有冠軍——您大可不必焦慮!
所以,閱讀這件事兒,只要加入隊列,就沒必要在乎誰先跑,誰跑在前面,更別焦慮自己是不是落后,只要您的孩子(最好也有您)在隊伍中保持行進,保持前行,您,或者說您的孩子就不會落伍!
相關新聞
- 2021-12-07回歸大自然的生命 ——羅伯特·勃萊詩歌賞析
- 2021-12-07云游二十四節氣——飛雪無聲天地白 萬物冬藏待春來
- 2021-12-07雪羽漸豐仲冬始
- 2021-12-0621世紀,我們為何讀古詩?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