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廉政頻道 >> 廉政要聞

    深度關注 | 為博物館奔赴一座城

    2024-05-07 09:15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wKinm2Y4KBOANJUlAAFtCVDsW_0859.jpg

      “五一”期間,各地博物館游人如織,“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圖為5月1日,觀眾在海南省博物館觀看蘇軾主題文物展。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wKinmmY4KBOACPcjAAE2PAXN154036.jpg

      ▲圖為5月3日,小朋友在南京城墻博物館內參觀。 新華社發(杜懿 攝)

      今年“五一”假期,“博物館熱”持續升溫,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等場館“一票難求”,豐富多彩的展覽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據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計,全國6000多家博物館和5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五一”假期前三天共接待游客近4000萬人次,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博物館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目前,我國博物館數量逐年增加,總數排名世界前列,免費開放率超過90%,多地博物館接待量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一組組數據鮮活生動地展示著,“打卡”博物館已經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旅游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也是成長方式——博物館、紀念館成為假期出行重要目的地

      “太火爆了,提前定好鬧鐘準時搶票,搶了好幾天才終于預約上。”5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國家博物館門前時,排隊的觀眾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客流量比平日明顯多了不少,操著不同口音的觀眾正在交流“搶票”心得。

      來自陜西西安的穆女士這次“五一”假期專門來北京看博物館,國家博物館是第一站,“博物館收藏著我們的文物國寶,收藏的是歷史,傳承的是文脈。特別是北京有全國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博物館集群,非常值得集中打卡,下一站我們要去故宮。”她說。

      同樣火熱的場景也發生在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天下第一劍”,保存完好、制作精美,劍首向外翻卷成圓盤形,首內鑄有11圈同心圓……越王勾踐劍是該館的“鎮館之寶”,被展陳在獨立展廳之中,吸引了大量觀眾專門前來參觀,展柜前圍滿了觀眾,不少觀眾努力踮起腳、探著頭仔細欣賞著這一精美文物。

      為了保障文物安全和觀賞體驗,該展廳入口處有工作人員控制人流,隔段時間會放一批觀眾進場。來自北京的大學生張同學專程來看越王勾踐劍,“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這把古劍千年不銹的秘密更令人好奇。它的同款文創產品也是‘網紅’爆款,看著特別好玩,很有吸引力。”

      觀賞精美文物、聆聽歷史故事、帶走文創產品……當前,優秀傳統文化受到熱捧,“博物館游”熱度持續攀升,“為博物館奔赴一座城”,博物館成為假期出行重要目的地。記者“五一”假期前搜索發現,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等展館假期的參觀預約名額均已約滿。

      “旅游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也是成長方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有更多的預算和時間用于精神追求和文化休閑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而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是一本本生動的歷史教科書,很多人日常生活就喜歡到博物館去參觀。到異地去參觀能體現當地歷史文化和文明的博物館,也是觀眾為了滿足這種精神的需求。”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告訴記者。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時值“五一”國際勞動節,位于江蘇省鹽城市的新四軍紀念館,《勞模吳運鐸》專題微展覽向公眾開放,紀念館里的思政課“把一切獻給黨——新四軍‘槍炮大王’吳運鐸與人民兵工精神”“青春壯歌 鐵血榮光——新四軍中的青年人物”同步開講,一幅幅珍貴圖片、一件件歷史文物、一個個戰斗場景,觀眾看得認真、聽得仔細,從紅色宣講中致敬最美奮斗者、續寫“五四”青春之歌、汲取前行力量。

      在北京,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片區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文化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搬進現場,將歷史資源活化傳承,吸引了大量游客參觀學習;在重慶,紅巖博物館在紅巖村和曾家巖50號周公館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參與;在江西瑞金葉坪革命舊址群,游客們紛紛打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舊址,探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銀行”。

      “‘五一’假期包括了‘五四’青年節,很多年輕人借著這個契機去革命紀念館、紅色旅游景區等參訪,比如北京的李大釗故居、常州的瞿秋白故居、南京的雨花臺等等,以青春致敬和緬懷革命先烈。在這個過程中,年輕人能夠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這些都體現了博物館在當代的新功能。”戴斌介紹。

      精心策展布展、延長開放時間、上新文創產品……博物館與觀眾“雙向奔赴”

      措施升級、展覽啟新、文創上新……在觀眾奔赴博物館的同時,各大文博場館也“雙向奔赴”,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五湖四海的觀眾。

      4月28日,由國家博物館和三星堆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吉金鑄史:青銅器里的古代中國”展覽在三星堆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系統梳理青銅器這一中華文明代表性物證的發展歷程,展出大量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青銅器,讓愛好青銅器的觀眾直呼過癮,也讓廣大觀眾“沉浸式”感受到古代中國青銅時代的輝煌。

      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墓坑遺址恢復對外開放;湖北省博物館首次展出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簡主人“喜”的3D復原頭像;山西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的樂師們再現壁畫《夫婦宴飲圖》中的古樂演奏場景……“五一”假期,各大文博場館結合特色進行創意策劃,為遠道而來的觀眾準備了別樣的文化盛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進博物館,有國家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戰略的推動,也離不開各地博物館不斷創新展陳方式,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文物‘活起來’。各類精美的展覽吸引了大量觀眾特別是年輕人參觀,‘看展社交’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戴斌介紹說。

      為了更好滿足廣大游客的觀展需求,多地博物館在“五一”假期采取了追加門票、提前開館、延長時間等舉措,并提前推出服務攻略。

      “追加2000張門票!”4月24日,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發布信息,“五一”期間不僅開放時間將延長一小時,而且在每天1.8萬張門票的基礎上追加2000張門票;作為湖湘文化的寶庫,湖南博物院現有院藏文物57萬余件(套),5月1日至5日延長開放時間至晚8時,同時增加散客預約名額5000人。

      在“五一”假期延長開放時間,成為不少博物館的共同選擇。三星堆博物館“五一”假期期間提供延時服務,開放時間為早8時30分至晚8時;吉林省博物院、長影舊址博物館等吉林省內66家博物館均在假期延長開放時間;天津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至晚8時,并推出“博物館奇妙夜”活動。

      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已經成為博物館強大吸引力的組成部分。南京博物院上新“青銅犧觥毛絨玩具”“豬形陶罐毛絨玩具”等一批萌趣文創產品,讓游客“把博物館帶回家”。河南博物院攜考古盲盒、文物修復大師、仕女樂隊手辦等叫好又叫座的文創產品在香港參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越來越多人通過參觀博物館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愿意主動走進這所“大學校”,“五一”假期的“博物館熱”只是一個縮影。

      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博物館8天接待觀眾7358.01萬人次,同比增長98.6%;清明假期,陜西省文博單位共計接待游客205.81萬人次;三星堆博物館清明小長假共接待游客6.21萬人次。

      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目前共有77座備案博物館。2023年,南京市博物總館接待游客近370萬人次,其中10至39歲的游客占七成以上。從全國其他博物館發布的數據同樣可以看出,年輕游客已成為“博物館游”的主力軍。如國家博物館2023年累計接待游客675.7萬人次,其中35歲以下游客占比61.81%。

      “廣大學生、年輕人相約去博物館看展,讓博物館成為沒有圍墻的課堂,成為公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推動了研學旅游的發展。”在戴斌看來,從國際范圍來看,博物館本身就是傳承文化、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等一線博物館之外,我們還有一些專題博物館、民間博物館,共同構成了層次豐富、類型多樣的博物館教育體系,獲得年輕人喜愛。

      2023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截至目前,我國共有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總計43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43項,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它們星散在錦繡大地上、綿延于歲月長河中。

      近年來,博物館越來越多有料、有趣的“出圈”背后,數以萬計的館藏珍貴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搶救修復,一系列重大文物保護工程有序推進,革命文物階段性保護利用工程圓滿收官。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加強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新時代文物保護正在從重點保護向全面保護、系統保護、整體保護轉變。

      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正在見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參觀博物館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底蘊及其創新偉力。

      在戴斌看來,面對新時期的“博物館熱”,文物系統和各大博物館要從理念上主動擁抱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需求,讓博物館真正成為文化傳承、社會進步的重要載體和文化空間。博物館不是一個簡單的建筑,是人們接受文化教育的新空間新平臺,要讓博物館真正走進人民生活中。

      “讓文物、文化和旅游在更深程度、更廣范圍、更高層次上融合發展,是黨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博物館不僅要吸引觀眾走進來也要主動走出去,比如通過數字化技術讓社會大眾體驗博物館的歷史厚度和文化深度;通過授權讓文物以文創產品、表演舞劇等方式走出靜態展覽,以活態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希望在未來的一個時期,有更多人可以走進博物館,讓博物館在文化傳承、公民教育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戴斌說。(記者 薛鵬)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最好看最新的中文字幕免费|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中文日本|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6|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2018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yy111111少妇影院里无码|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51日韩视频|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騷妇女内射|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www新版资源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电影|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www.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