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文化之旅

    開辦茶社生意遍布全國 民勤駱駝客曾被雍正封為官商

    2024-08-26 13:57 來源:蘭州晨報

      原標題:民勤駱駝客,古絲路貿易繁榮的活態傳承

    民勤的趕駝人 臨澤縣文化館供圖

      民勤的趕駝人 臨澤縣文化館供圖

      駱駝客是指在沙漠拉駱駝的人,民勤民間稱之為“駝戶”,或叫“駝把式”。駱駝客以放牧駱駝、拉駱駝運輸為生。五十峰以上的駱駝運輸稱之為“駝隊”。經營駝運物資進行商品交易者稱之為“駝商”。

      民勤的駝戶、駝隊、駝商歷史悠久,在西北久負盛名。2011年3月,民勤駱駝客被確定為甘肅省第三批省級非遺項目,屬民俗類。2017年,民勤駝隊傳說、駝夫號子也被列入第四批省非遺名錄,由此形成了在甘肅省乃至全國獨具特色、自成一體的民勤駱駝客文化。

      1 戈壁深處有座羊臺山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唐代詩人張籍的這首《涼州詞》生動地描繪了絲路貿易在河西走廊段的繁忙景象,誰能想到,在今天民勤境內仍能看到駱駝客的活態傳承。

      記者一行前往位于臨澤縣北部板橋鎮的羊臺山,這座山處于大漠的腹地,仍然可以看到駝隊出沒。

      一路上領略過了板橋鎮、鴨暖鄉的綠樹流水,我們驅車北轉,逐漸駛離綠洲,眼前漸漸變得一片荒蕪,只有零星的駱駝刺還在戈壁灘上頑強地生長。

      從這一刻起,車便在茫茫戈壁沿著別人留下的車轍印前行,一路上只有飄舞的芨芨草和堅硬的駱駝刺和我們為伴。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土丘,越過一道又一道的土坎,直到最后,一座頂部平坦如砥的山沒有一點兒預兆地出現在我們眼前。

      羊臺山看似獨立成山,實際上它屬于合黎山脈,只是千百萬年來的風沙磨礪、山河變異,最終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失散了。

      眼前的山,越來越近。駱駝刺也越來越密,逐漸成了戈壁草場。最終,在路的盡頭,我們也到了羊臺山的腳下。戈壁下午的陽光射在羊臺山上,一片黃燦燦,伴著若隱若現的彩色條紋。

      沿途的駱駝群漸漸多了起來,有牧人趕著駝隊也往羊臺山行進,一問,原來羊臺山下有一眼不竭的水井,山腳的這片不大的綠地就是它滋養出來的。

      在羊臺山下可以看到駱駝客的“窩鋪”——土坯而制,木柵欄圍著一個個院子,只是房門緊鎖,不知道牧駝人還在哪里跋涉?

      2 民勤使役駱駝古已有之

      在舊時,沙漠戈壁的駝道上這樣的窩鋪很多,所謂“窩鋪”就是缺乏生活來源的人家在有水源的地方搭建的簡單房屋,用來為過往的駝客腳夫提供人畜飲水。商旅在窩鋪上飲牲口、放牲口,生火做飯。

      駝隊的行程安排是由水源的遠近所決定的,沙漠中一個站點到另外一個站點之間的距離一般為35公里左右。

      以民勤城到新疆哈密的駝道為例,沿途分布著站點,站點之間相隔20到40公里不等。路上要經過三片戈壁灘,趕不到這些站點,或者迷失了方向,駝隊就只能露宿野外。其實,幕天席地,恰是駱駝客們的生活常態。

      羊臺山占據著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古代臨澤向東遠去包頭、綏遠,向北至漠北龍庭,向西至居延海的必經之路。

      羊臺山所在的這片地域原本就是昭武故地。傳說也是蘇武牧羊的地方。臨澤地方志對于“羊臺斜照”的描繪是:“仗節牧羝,賢哉蘇武,落日荒山,此臺終古。”

      蘇武在此牧羊只是傳說,但牧駝人的生活,卻真真切切地在羊臺山腳下一幕幕地上演。

      他們世世代代放牧于此,背靠羊臺山,與駝群為伴……

      為什么在民勤,駱駝客的身影不絕于史書?

      原因是民勤地處絲綢之路要沖,三面環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溫帶沙漠氣候,是駱駝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

      民勤牧養使役駱駝歷史悠久,史有漢馬唐駝之說,清代著名文史學家張澍的《橐駝曲》就幽默述說了民勤人養駝的這種情況:“西番異畜說橐駝,不讀班書費揣摹。怪狀奇形君莫笑,麒麟哪肯把人駝。”

      3 駱駝客文化獨具特色

      明清時期,民勤駝隊運輸業發展到了頂峰,朝廷鼓勵養駝。特別是清初,民勤駝商馬合盛經營駝隊,開辦茶社,生意遍布全國,曾被雍正封“官商馬合盛”。1907年,清政府頒旨,以護國員外郎誥封其后人馬香亭為“資政大夫”。

      在民國時期,駝隊的發展也頗為興盛,民間組織的駝羊會,每年在蘇武廟舉辦賽駝活動,盛況空前。民勤駝隊走南闖北,駝道四通八達,境內男丁大都跟隨駝隊走貨,以此為業,成為駱駝客。

      50只以上的駱駝運輸就可稱為“駝隊”。經營駝運物資進行商品交易者稱為“駝商”。在600多年的歷史傳承中,民勤駱駝客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技巧,可以數千里跋涉,人員不累不困,駱駝不塌膘不疲乏,這也是民勤駝隊走遍天下的根本原因。民勤駱駝客興盛高峰期時,駝戶有3000家之多,駱駝總數約在10萬峰以上。民勤及相鄰地區經過沙漠的貨物運輸,基本由民勤駝隊擔當。

      民勤駱駝客運送貨物,短則需要三五十天,長則需要兩年。因此要掌握馴駱駝、扎鼻棍、調駱駝、編隊、裝貨、探路、大風天氣辨識方向等諸多旅途、野外生存技能技巧。這些都是歷代數目龐大的民勤駱駝客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民勤駝客既有放牧、長途駝運的豐富閱歷和經驗,又有做駝制品的技術,還會唱馱夫號子。絕大多數駝客會紡駝毛,會用駝毛紡織長毛巾、毛衣、毛褲、毛襪。會織駝毛單子,會栽駝毛褥子,會用駝皮擰繩。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規模行商貨運的民勤駝隊已失去實際的商業價值,駱駝客的背影漸次遠去。然而,膾炙人口的駱駝客傳說,慷慨激昂的駝夫號子仍在頑強傳播,形成了在甘肅省乃至全國獨具特色、自成一體的民勤駱駝客文化,其中涉及天文、地理、交通、軍事、醫學、動物學、文學、音樂、商貿、民俗風物等方面,是研究中國西北社會形態變遷以及絲路文化的鮮活資料。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一批新的駱駝客涌現,駱駝客體驗和研學服務,也以文化記憶和旅游體驗的形式融入到了絲路文化旅游,成為活態的傳承……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无码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观|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