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已過半程。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更加強烈的擔當、更加積極的作為,保持定力、增強動力、激發活力,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聚精會神推動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決戰決勝“十四五”,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把握形勢抓重點。從上半年經濟發展態勢看,無論面對怎樣的壓力挑戰,始終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外部環境越復雜,越要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多措并舉擴大內需。從促進消費,到擴大投資,再到穩住外貿等,各地要把握重點關鍵,不斷鞏固和增強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有力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各地各部門要通過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促進農民增收等舉措,增強消費能力。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完善各領域供給,不斷優化消費環境,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持續釋放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潛力。要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與城市更新,為穩增長、調結構、育動能、惠民生等提供有力支撐。要積極構建多元化國際市場格局,深化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對部分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企業加大支持力度,持續發揮外貿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
科技創新強動能。越是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越是要通過科技創新激發強勁動能。各地各部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揮棒、紅綠燈,持續點燃創新引擎、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國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優勢。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穩居世界首位,高被引科學家數量位列全球第二,每年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STEM)畢業生數量超500萬,要統籌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不斷釋放人才紅利,創新動能將更加澎湃。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寶貴機遇,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要打通機制,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更大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讓創新成果加速從“書架”走向“貨架”。向高攀升,點燃科技創新引擎,發展壯大新動能、新業態、新產業,推動創新“勢能”向經濟“動能”持續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力。
科學應變聚合力。做好當前經濟工作,各地各部門要敢于直面壓力挑戰,積極應變求新。從宏觀政策,到深化改革,從營商環境,到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拿出科學的應對之策。在宏觀政策上,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既推動存量政策、既定政策持續落地,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又做好政策儲備,根據需要及時推動出臺實施,增強靈活性預見性,進而以宏觀治理之效應對外部形勢之變。在深化改革上,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從“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到“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放眼長遠、久久為功,把握當下、真抓實干。在營商環境上,各地區各部門要謀新策、出實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各類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好條件。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各地各部門要緊扣企業當前關切,千方百計紓困解難,持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張閑語)
- 2025-08-30【好評中國】讓“藍色引擎”更加強勁有力
- 2025-08-30【好評中國】從青銅鼎到AI數據流,法治精神在時代浪潮中傳承不息
- 2025-08-30扎根基層沃土 讓青春在實干中綻放擔當
- 2025-08-30【地評線】飛天網評:用仁心仁術鑄就健康中國最堅實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