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伴隨宏觀政策組合拳精準發力,產業升級步伐持續加快,創新驅動、市場開拓與積極預期共同繪就工業經濟蓬勃發展的新圖景。當前工業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與增長潛力,下半年工業增加值有望保持較高增速,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在創新產品中奔向新的賽道。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工業經濟領域,創新產品已成為企業搶占市場高地、激發增長活力的關鍵利器。這些新產品以解決市場痛點為導向,憑借前沿技術與創新思維,為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從智能機器人,到低空無人機,再到新型電池管理系統,各地各部門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加快科學技術的運用,讓更多創新產品脫穎而出。隨著數字經濟與工業生產深度融合,其帶動作用日益顯著。5月,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1%,遠超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速融合,智能化產品需求激增,推動生產快速增長。5月,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增加值分別實現85.9%、29.5%的高速增長;機器人減速器、工業機器人產量更是分別增長1倍和35.5%。各地各部門要加快科技研發與投入,通過創新產品開辟更多新賽道,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多元市場中開拓發展空間。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國工業企業憑借創新實力與完善的產業鏈優勢,在國際市場上不斷開拓多元市場,彰顯出強大的出口韌性。從機電產品來看,強大的創新能力與極具競爭力的國內產業鏈,是我國機電產品保持韌性與競爭力的關鍵。產業鏈各環節持續創新研發,使得爆款產品在眾多行業頻現。今年前5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9.3%,其中集成電路出口增長18.9%;前5個月,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增長7.4%,5G通信設備、高鐵裝備等高新技術產品在國際市場備受青睞,成為出口新亮點。各地各部門既要深耕傳統市場,也要拓展新興市場。越是面對復雜多變的外貿環境,越是要堅持“多條腿走路”,越是要發揮自身的潛能與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腳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支撐。
在積極預期中增強信心力量。良好的經濟形勢與政策環境,不僅改善了企業經營效益,更點燃了企業發展信心,為工業經濟的長遠發展筑牢根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1至4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4%,其中制造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6%。宏觀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企業生產經營預期顯著改善。5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分別達到50.7%和52.5%,分別比上月上升0.9和0.4個百分點。預計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有望逐季上行,全年表現或優于2024年。各地各部門要持續落實工業發展支持政策,積極擴大內需,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與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與品牌競爭力。通過多方協同發力,推動我國工業經濟延續良好發展態勢,持續增強新動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張若麟)
- 2025-07-17【地評線】飛天網評:作風建設要及時回應群眾期待
- 2025-07-17【地評線】飛天網評:水利設施現代化為水安全筑牢基礎
- 2025-07-17【甘快說·地評線】飛天網評:讓產業發展的動力更加激昂澎湃
- 2025-07-16【地評線】飛天網評:抓好基層減負需踐行正確政績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