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文化旅游 >> 甘肅地理

    文明印記——中國珍貴文物影像志丨巧奪天工的國寶銅奔馬

    2024-01-05 15:04 來源:新華社

        銅奔馬(2022年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馬兒如在空中飛馳,一足踏上飛鳥的剎那,飛鳥回首驚顧。細細觀之,馬的口、眼、鼻均張開,鬃毛和尾絲后揚,令人仿若聽見馬兒奔騰的嘶鳴和風嘯聲,靜態的青銅器充滿靈動之感。

        它就是20世紀60年代在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土的國寶級文物——東漢時期的青銅器銅奔馬,又稱“馬踏飛燕”“馬超龍雀”等。馬高34.5厘米,長44.5厘米,重7.15千克。1983年銅奔馬形象被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

        銅奔馬馬身著力點集中于超躡飛鳥的一足之上,既表現了奔馬騰躍于飛鳥之上時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又巧妙地利用飛鳥的軀體以及展開的雙翅,擴大了著地面積,穩定了重心,其造型完全符合現代力學的平衡原理。

        “銅奔馬設計思路超前,鑄造工藝考究,反映了漢代高超的科技水平,具有極高的考古研究價值。”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王琦說。

        除了力學平衡原理,馬腿設計也獨具匠心。經過科學儀器檢測分析,銅奔馬鑄造工藝為陶范鑄造鑄接法,工匠先鑄馬身,然后再與馬尾、馬腿、蹄下飛鳥等部件分別鑄合,同時在馬腿內夾入專門制作的鐵芯骨,之后澆注銅液鑄成“鐵骨銅腿”。這大大加強了馬腿的強度和支撐力,使得銅奔馬越千年而佇立不倒。至今其右前蹄底可見殘留的銹蝕鐵芯,馬臀上一左一右還有兩塊銹蝕鐵質墊片。

        斗轉星移,歷經兩千年的時光,銅奔馬色彩隨著青銅表面的銹蝕而逐漸脫落,化身為一匹“綠馬”,但這顯然不是它的原貌。王琦說:“銅奔馬出土時,考古人員就發現它的頭部和背部殘留有明顯的彩繪痕跡。”

        彩繪的銅奔馬是什么樣呢?《甘肅武威雷臺東漢墓清理簡報》介紹道,“從各部殘痕可以看出馬身上都用朱、白、黑等色加以涂繪,如口腔、鼻孔涂朱,牙涂白,眼內周角涂朱,眼珠涂白,黑墨點睛,并用墨線勾勒唇、須、鼻、目、眉、鬃等處,然后視部位施彩以增強神態之生動效果,在馬腹鞍邊亦殘存有朱、白彩繪痕。”

        銅奔馬出土地雷臺漢墓是河西地區發現的最大的東漢墓葬之一。關于雷臺漢墓建造年代,考古發掘報告通過對墓中隨葬文物分析判斷,認為墓中文物大都帶有東漢特點,而且銅奔馬身上銘文“左騎千人”官名和“張掖縣”建制名稱都只在東漢文獻中出現過,因此,專家把雷臺墓建造年代定在東漢末年。

        由于墓葬中沒有出土墓志銘,墓葬發現時已遭到人為破壞,導致資料殘缺,對判斷墓主人身份造成許多困難,這也是銅奔馬自發現以來,研究頗多卻塵埃未定的原因之一。

        甘肅省博物館歷史部主任王勇介紹,銅奔馬名聲遠揚,關于它的諸多研究緊隨其后:命名的爭議、造型的解讀、墓主人身份的推測、鑄造工藝的探討……迄今為止,研究不斷,許多爭議仍無定論。

        “現在我們不斷借助科技手段對銅奔馬進行考古研究,作為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品中的罕見杰作,將來一定會有更多新的研究發現。”王琦說。

      

        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甘肅省博物館前矗立的銅奔馬雕塑(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工作人員在甘肅省博物館展廳內安放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銅奔馬局部(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銅奔馬(2023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甘肅省博物館商店的銅奔馬咖啡(2022年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在甘肅省博物館文創商店拍攝的以銅奔馬為主題設計的“綠馬頭套”(2022年5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视频|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久久国产三级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中文字幕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