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貿往來文旅合作頻繁 蒙中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
記者從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獲悉,11月16日,由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蒙古國“一帶一路”國際發展研究院、蒙古國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協會共同主辦的《中蒙經濟及文化合作協定》簽署70周年圖片展及研討會在烏蘭巴托舉辦。
活動精選展出《中蒙經濟及文化合作協定》簽署以來,能夠充分反映中蒙兩國在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豐碩成果的珍貴圖片40余幅。中蒙參觀者紛紛表示要傳承和發展中蒙兩國老一代領導人共同締造的兩國友好傳統,積極開展中蒙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繼續譜寫中蒙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新篇章。
中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兼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霜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對蒙友好合作關系,積極在蒙踐行“親誠惠容”外交理念,愿意繼續全力幫助蒙古經濟社會發展。當前,中蒙兩國關系發展到全面戰略伙伴這一戰略高度,兩國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開展。特別是去年,兩國經貿額突破100億美元,中國連續多年保持蒙古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國,這離不開《協定》奠定的兩國經貿合作堅實基礎,更彰顯了中蒙命運共同體內涵。“今年以來,兩國高層互訪和交流保持了良好勢頭,兩國領導人就經濟、文化等合作達成系列重要共識,中蒙關系面臨良好發展機遇,我們對此感到由衷高興。”
蒙古國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協會會長浩·巴特爾夫在致辭中表示,《中蒙經濟及文化合作協定》在中蒙關系友好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是中蒙兩國間簽訂的第一個協定,是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支持蒙古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派出大量技術和勞務人員幫助蒙古國建設了許多基礎設施,為蒙古國發展提供了重要幫助。時至今日,烏蘭巴托的和平橋、百貨大樓、體育館等標志性建筑仍在使用,這些是中蒙兩國友好的見證,也是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
蒙古國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德·達給蘇榮在致辭中表示,《協定》簽訂70年來,蒙中兩國在經濟、文化、科技、衛生、旅游等領域合作順利開展,推動兩國友好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疫情期間,蒙中兩國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文化等領域合作繁榮發展,蒙中關系與合作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伍策 一丁)
- 2022-11-212022中國旅游高峰論壇開幕 共話“重構與振興”
- 2022-11-21《湖湘書法經典》新書首發 集大成式展現湖南書法藝術
- 2022-11-21多領域多視角呈現中德人文交流碩果 《感知中德人文交流》在滬首發
- 2022-11-21吉林開啟霧凇冰雪節序幕 深掘“白金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