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旅部等六部門:推動文化產業 賦能鄉村振興
為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開發銀行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內涵,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共同富裕,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強化以城帶鄉、城鄉互促,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傳承發展農耕文明,激發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活力,助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意見》明確以下四個方面工作:文化引領、產業帶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統籌優秀傳統鄉土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充分發揮文化賦能作用,推動文化產業人才、資金、項目、消費下鄉,促進創意、設計、音樂、美術、動漫、科技等融入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挖掘提升鄉村人文價值,增強鄉村審美韻味,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農民主體、多方參與。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維護農民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鼓勵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加強對鄉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建立有效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強化政府引導、扶持和服務職能,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以重點產業項目為載體,促進資源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科學規劃、特色發展。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和區域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有序推進,提升規劃水平、設計品質、建設標準,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質化建設,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保護好村落傳統風貌,推動鄉村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發展。
《意見》明確了創意設計、演出產業、音樂產業、美術產業、手工藝、數字文化、其他文化產業、文旅融合等8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重點領域,提出了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立匯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機制、加強項目建設和金融支持、統籌規劃發展和資源保護利用等4個方面政策舉措,加強政策集成,營造有利環境,引導文化產業機構和工作者深入鄉村對接幫扶、投資興業,促進文化產業人才、資金、項目、消費等要素更多向鄉村流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意見》要求,地方各級文化和旅游、教育、自然資源、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和國家開發銀行各級機構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加強部門協同,協調各方力量,統籌各類資源,加大支持力度,扎實推進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工作。東部地區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在東西部協作工作框架下,引導文化和旅游企業到西部地區開展投資合作,助力西部地區鄉村振興。文化和旅游部會同相關部門遴選一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市、區),充分發揮縣域統籌規劃、資源配置作用,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總結經驗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示范。加大在國際舞臺宣傳力度,對外講好中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故事。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文化產業特色鄉鎮、特色村落建設。鼓勵文化和旅游領域智庫、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及各類公益組織、公益基金等積極參與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工作。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與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做好協調、推進、總結、評估等工作。 (伍策 宋卿)
相關新聞
- 2022-04-08國務院:旅游民航等特困行業暫緩繳納養老保險費
- 2022-04-08上海:從嚴發放防疫保障臨時通行證 違規將追責
- 2022-04-08山西:蒙山景區等多家文旅場所受疫情影響關閉
- 2022-04-08國務院:旅游民航等特困行業暫緩繳納養老保險費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