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尋味敦煌
天涼了,暖心美食不妨吃起來……

驢肉黃面

胡羊燜餅

羊肉粉湯

泡兒油糕
敦煌是古絲綢之路進入西域的第一重鎮,是歷代中原地區連接西域的重要樞紐,千百年來,特別是隋唐以來漢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諸多當地特色美食。
來敦煌吃什么?當地朋友推薦了幾味美食,胡羊燜餅、驢肉黃面和羊肉粉湯絕對不能錯過。
驢肉黃面
名優小吃來自于靈感迸發
去敦煌,一定要嘗嘗當地最具特色的驢肉黃面,以拉面黃亮柔韌、炸醬美味可口、醬肉風味獨特,成為當地市民和游客喜愛的敦煌特色美食。經當地老饕推薦,記者來到了位于敦煌市天潤國際大酒店西側的達記醬驢肉黃面館。
達記醬驢肉黃面創始人達寧,是土生土長的敦煌人,他原在敦煌旅游飯店做大廚,多年餐飲服務讓他看到,外來游客對大魚大肉并不是很感興趣,而對地方名優小吃情有獨鐘。有的客人常常去夜市品嘗地方小吃,到賓館還興致勃勃地說,敦煌的釀皮子、臊子面、拉面、黃面、醬牛肉味道就是好。久而久之,達寧產生了一個念頭:何不利用一技之長開個店,在傳統黃面基礎上配以醬驢肉,開創敦煌新的名優小吃。
1992年5月,達寧的小飯館在敦煌大市場試營業。當時人們對黃面還是比較認可,吃驢肉的比較少。為了招徠顧客,店里除黃面又外帶炒面、拉面、臊子面及各種炒菜,兩三年后,驢肉黃面的做法被人們廣為接受。而達記醬驢肉也以傳統醬法加新工藝,味道與眾不同,自成特色。此時,原來的“醬驢肉黃面”招牌改為“達記醬驢肉黃面館”,名正言順地亮相街頭。
黃面拌菜原來的鹵子是葫蘆、白菜、豆腐,后來根據食客口味調整成肉末、豆腐、蘑菇、洋蔥制作的炸醬,并配以特制的醬驢肉,味道更受歡迎。2016年,店里又新開發了“全驢宴”,吃驢肉黃面,品全驢大宴,已成為眾多“吃貨”來敦煌必去的美食打卡地。如今,達記醬驢肉黃面先后榮獲“敦煌民間十大名小吃”“甘肅特色名優小吃”“中華名優小吃”等榮譽稱號,并被評定為敦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已成為敦煌美食文化的代表。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荊雯
胡羊燜餅
柔和溫婉凸顯霸道鮮香
在敦煌宏泰市場西口有家“胡羊燜餅店”,這店名好,直奔主題。
說到羊肉,喜歡手抓、黃燜羊羔肉、開鍋涮之類的吃法,我覺得充滿牧歌式的奔放熱烈、蕩氣回腸,但沒想到在敦煌吃到的胡羊燜餅,卻在豪放之上又疊加了一種婉約,它來自于這道菜中的搟得薄薄的面餅,和大塊大塊的羊肉相伴相生,讓人忽然想到喬峰和阿朱“塞上牛羊空許約”的愛情故事。
是遇見,便纏綿!
面餅的柔和溫婉凸顯羊肉的霸道鮮香。聽聞廚師講胡羊燜餅的做法:羊肉就是當地的紅燒羊排,鍋里放少許油,溫熱放入花椒粒,炸出香味,將羊肉下鍋翻炒,將肉中水分炒干,加入生姜、干辣椒和老抽后,再加入適量開水,胡羊燜餅的湯一定要多,大火20分鐘轉中火燉。這時候就可以做餅,那餅子就是餳好的面搟得越薄越好的圓餅,一次就一張放進燒羊肉的鍋里,加鍋蓋燜40至70秒撈起放在盤子里,薄薄的面餅層層不粘,看上去油津津、黃亮亮,煞是誘人,最后將快要收干的羊肉湯和面餅下鍋放蒜一起燴。那香味在空氣中飄動,絲絲縷縷,讓人充滿期待。
從坐定到出菜,約有半個小時。胡羊燜餅的價格也相當親民:大份98元,夠4至6個人吃;小份68元,2至3人吃足夠。
記者 劉小雷
羊肉粉湯
這大碗湯是吃的,不是喝的
初秋在蘭州,早晨起來咥個牛大,滿福得很,敦煌的朋友笑了,秋冬季,敦煌人的早餐是羊肉粉湯,幸福感不亞于蘭州牛肉面。舍棄所住酒店的寡淡早餐,去找一家小店,來碗羊肉粉湯嘗嘗。
羊肉粉湯?呵呵,吃包子時喝過,羊肉一兩片,就是個意思,關鍵是湯里的粉絲爽滑入味,非常好吃哦!
當地朋友說,錯了!敦煌的羊肉粉湯是吃的,不是喝的,因為“粉”不是粉絲,是涼粉。
羊肉粉湯選用的是敦煌本地膘肥體壯的羯羊,宰好洗凈切成大塊,然后清水下鍋。待快熟時,打凈血沫,放入少許精鹽,肉熟后撈出剔骨,后將剔骨回鍋,溫火熬煮成湯。食用時,先將骨湯兌水,放入適量生姜、胡椒、花椒、桂皮、玉果、辣椒、大蒜等香料,和胡蘿卜片煮沸,再將熟肉切成薄片與切成塊的涼粉盛入碗中,舀入沸湯,撒上香菜末、韭菜末、蔥末、辣椒面提味……
觀之紅黃綠白,香味撲鼻,食之香辣爽口,回味深長。
果然一碗下肚,渾身通暢。
還有一種叫“合汁”的,算是升級版的羊肉粉湯,據說要在鮮美的羊湯里摻入其他高湯,還要添上丸子、夾沙、炸豆腐,那豈不是更加銷魂?
記者 劉小雷
泡兒油糕
咬破香噴噴的泡兒,甜香彌漫
敦煌鳴山路農貿市場特色小吃一條街,有家賣“泡兒油糕”的店,地方不大,客人不少。
泡兒油糕因其色澤黃亮,表面膨松如輕紗,結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
泡兒油糕華麗的出身完全出乎想象,據說它是從唐代宮廷面點“見風俏”演變而來,制作工藝復雜且有難度,在街市上本來很難見到,但沒想到在敦煌的街角,它卻俏生生成為游客們最喜歡的風味面點。
泡兒油糕制作時用大油和水燙面。在整個燙面、揉搓、包餡、炸制過程中,既要求油、水、面的比例合適,又要求油溫適宜、火候恰當,這樣才能膨松起泡,形成表層脆酥似飛絮,內里香甜如糯糖的特色。泡兒油糕現場下單老板現炸,大概掌心那么大一個,中空、酥脆,略帶甜味。看著尋常,但咬一口下去豐富的層次感,讓人喜出望外。
記者 劉小雷
相關新聞
- 2020-07-08莫高窟“樂樂大王”喊你來吃雪糕
- 2020-07-01菌類進入采摘季 農家樂里品美味
- 2020-07-01四大名菜 家和鄉愁的味道
- 2020-07-01折橋灣面食 風味小吃 藏著意外驚喜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