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中國古代規(guī)模最宏大的文獻集成,《四庫全書》不僅囊括了從先秦至清代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而且涵蓋了中國傳統(tǒng)學(xué)術(shù)文化的各個學(xué)科門類和各個專門領(lǐng)域,歷來有“典籍總匯、文化淵藪”的美譽。
11月15日,“千秋文脈萬古流——文瀾閣《四庫全書》整理出版工程特展”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70余種文獻實物以及互動體驗,全面回顧文瀾閣《四庫全書》頒藏杭州、歷經(jīng)劫波、三度補抄、抗戰(zhàn)西遷、整理出版、傳藏全球的歷程,讓觀眾得以走近這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總集,了解其背后穿越時空的文化接力。
追溯修典傳統(tǒng)
步入展廳,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等四閣《四庫全書》的對照展示,將觀眾帶回乾隆年間的文化盛景。
此次特展的第一單元“盛世修典,七閣分藏”,追溯了中國“盛世修典”的文化傳統(tǒng),從《皇覽》到《永樂大典》,最終聚焦于清代《四庫全書》的編纂與七閣分藏。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抄叢書,共抄7部,約8億字,于乾隆時期耗時13年編成,分經(jīng)、史、子、集4部,故名“四庫”。
此后,7部《四庫全書》分別藏于南北7座皇家藏書閣。其中4部藏于紫禁城文淵閣、盛京(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的文津閣,稱“北四閣”。另外3部為便于江南學(xué)子借閱,藏于揚州的文匯閣、鎮(zhèn)江的文宗閣和杭州的文瀾閣,是為“南三閣”。杭州文瀾閣是“南三閣”中目前僅存的皇家藏書樓。
清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的災(zāi)難接連不斷,分藏七處的《四庫全書》大都顛沛流離。文瀾閣《四庫全書》能保存流傳至今,經(jīng)歷尤為曲折。近年來的統(tǒng)計顯示,現(xiàn)存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共計36917冊,較乾隆末年頒齊的冊數(shù)(35990冊)多出近千冊。這讓文瀾閣《四庫全書》成了所有存世的《四庫全書》中實際規(guī)模最大的一套。
“本次展覽分為5個單元,以時間為軸,通過系統(tǒng)性的學(xué)術(shù)梳理和珍貴的文獻實物展示,回顧了文瀾閣《四庫全書》的傳承歷程。”浙江圖書館古籍保護研究中心主任童圣江介紹。其中,表現(xiàn)丁申、丁丙兄弟搶救和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的3個書畫長卷,是首次在北京公開展出。
回顧守護歷程
歷經(jīng)浩劫的文瀾閣《四庫全書》何以保存下來?又為何還多出這么多書?這主要歸功于歷代浙江文人的接力保護。
此次特展的第二單元“江南三閣,文瀾?yīng)毚?rdquo;,展出了清代樊熙《文瀾補書圖》長卷、丁丙與張宗祥的手跡,以及光緒、乙卯、癸亥三個時期的補抄本實物,呈現(xiàn)了文瀾閣《四庫全書》歷經(jīng)“光緒補抄”(丁丙主持)、“乙卯補抄”(錢恂主持)、“癸亥補抄”(張宗祥主持)三次大規(guī)模補抄,最終“重生”的獨特歷程。
“正是這三次補抄,使得文瀾閣《四庫全書》內(nèi)容更完整、版本更優(yōu)良。”童圣江表示。
第三單元“烽火護寶,文化長征”,再現(xiàn)了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浙江圖書館館長陳訓(xùn)慈、浙江大學(xué)校長竺可楨等文人志士,為守護國寶,毅然決定將庫書西遷的悲壯歷程——從杭州出發(fā),經(jīng)富陽、建德、龍泉,再輾轉(zhuǎn)閩、贛、湘、黔、川等省,最終避難重慶青木關(guān)。歷時近9年,終在1946年“完璧歸杭”。
展覽通過翔實的西遷路線圖、珍貴的歷史照片(如貴陽地母洞藏書舊影)、陳訓(xùn)慈《運書日記》手稿以及當年轉(zhuǎn)運庫書的書箱仿品,生動再現(xiàn)了這場中外文獻史上罕見的“文化長征”。
“正是一代代學(xué)人不顧個人安危、不惜身家性命地守護國寶,才使得文瀾閣《四庫全書》得以保全,文化得到傳播,文明得以接續(xù),并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光彩。”中國人民大學(xué)清史研究所教授黃愛平表示。
展示文脈賡續(xù)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如果說烽火西遷是危難中的守護,那么整理出版則是新時代的文脈賡續(xù)。
此次特展的第四單元“系統(tǒng)整理,文脈賡續(xù)”,集中展示了文瀾閣《四庫全書》整理出版工程的完整歷程。該工程是浙江省文化建設(shè)“八項工程”的重大成果。
2004年5月,杭州出版社與浙江圖書館簽署共同合作整理出版文瀾閣《四庫全書》的協(xié)議。2005年,杭州出版社全面啟動文瀾閣《四庫全書》整理出版工程。2006年,浙江省確定文瀾閣《四庫全書》整理出版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文獻整理類重大項目。2015年,1559冊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精裝版全部印制完成。
本次特展,全套1559冊的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在展廳集體亮相,蔚為壯觀。同時展出的翻拍相機、拍攝支架和大量新聞報道原件,真實還原了這項文化盛舉背后的艱辛付出。
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副館長陳櫻表示,文瀾閣《四庫全書》歷經(jīng)三次手抄,版本獨特,價值較高。文瀾閣《四庫全書》整理出版工程,既傳承了一代代文人志士舍身守護典籍的愛國史詩,又為“四庫學(xué)”和相關(guān)學(xué)術(shù)研究提供了文獻基礎(chǔ)。
如今的文瀾閣《四庫全書》,早已跨越時空界限。在第五單元“文瀾重光,典藏全球”展區(qū),可以見到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化身百千,遍藏四海”的新征程以及“四庫學(xué)”研究的豐碩成果。從國家版本館、國家圖書館到美國斯坦福大學(xué)、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xué),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已入藏全球上百家重要機構(gòu),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金色名片。
- 2025-11-17《一句頂一萬句》的敘事迷津與語言韻致
- 2025-11-17第四屆“陳伯吹新兒童文學(xué)創(chuàng)作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 2025-11-13《玉壺僑史札記》新書首發(fā)式暨僑鄉(xiāng)文化座談會舉辦
- 2025-11-13廣播敞開文學(xué)傳播新空間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wǎng)微信
微博甘肅
學(xué)習(xí)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