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書香隴原 >> 要聞

    文化新觀察|猶記弦歌盛,復睹衣冠鮮——大部頭《嶺南文化辭典》緣何受歡迎

    2025-02-13 09:37 來源:新華網

      題:猶記弦歌盛,復睹衣冠鮮——大部頭《嶺南文化辭典》緣何受歡迎

      新華社記者陳凱星、葉前

      何以嶺南?

      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的悲苦,是“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坦然,是“馬上風煙連百粵,嶺南文化格三苗”的融合。

      是美食的鮮靚,方言的婉轉,建筑的精巧,畫派的靈動,音樂的悠揚。

      是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非遺集市,是粵東小公園廣場的英歌戰舞。

      文化嶺南,繁盛在茲。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答案。蛇年新春,我們看到了另一種打開方式:皇皇五百萬言,《嶺南文化辭典》,一書閱盡千年,紙上遍覽南粵。

      集大成者

      近日,《嶺南文化辭典》入選2024年度“南方好書”。

      古往今來,凡辭典者,必為某一領域之基本知識典范,古有《爾雅》《說文解字》,今有各式百科全書。這部《嶺南文化辭典》便是嶺南文化的集大成。

      粵人修文典,巨制乃空前。這是目前規模最大、反映嶺南文化最全面的一部工具書,自遠古至今,內容基本涉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展現了古代嶺南文化開放、包容發展的輝煌,以及新時代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發展的新貌。

      全書分地理、歷史、民族·民系、宗教、民俗、學術·教育、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新聞出版、科技、建筑、飲食、中醫藥、武術、對外貿易、華僑·僑鄉、海洋文化、人物等19卷,共計13379個詞條、510萬字。

      這是對嶺南文化的一次深情告白,也是對中華文化寶庫的一次珍貴“補倉”。

      廣東美術領軍人物、中國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林墉說,《嶺南文化辭典》很好地呈現了“折中中西、融匯古今”的特點,也展現了勇于探索、開拓進取的秉性。

      探賾斟五嶺,包羅跨千年,猶記弦歌盛,復睹衣冠鮮。

      在這里,你可以讀懂日常語言、自然地理、建置區劃和文化認同四個層面的嶺南,解鎖嶺南文化傳承不息的千古密碼。

      在這里,你可以讀懂城址從未改變的千年商都和至今保持著宋代“外曲內方,四橫三縱”格局的潮州古城,一座座城的經絡氣象、滄海桑田,成就了嶺南文脈的延續,留下了城市的記憶,記住了人們的鄉愁。

      在這里,你可以讀懂林則徐、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彭湃,以及無數僑民向海而生、紙短情長,雖千辛萬苦卻心憂家國,一代代人的敢闖敢試、務實拼搏,打開了近代中國進步的大門,蹚出來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

      廣東省委宣傳部出版處處長肖林說,作為一部集大成之作,辭典遵循“貫古通今”“古為今用”的原則,選取了具有嶺南特色、文化內涵和傳承價值的嶺南事物、名詞術語、概念范疇設置條目,以反映嶺南地域文化及其淵源、演變、發展過程,與讀者共同探索嶺南文化的斑斕畫卷。

      盛世修典

      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

      從鳳凰山麓的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到珠江之畔的美術、非遺、文學“三館合一”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從“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粵菜”到行銷世界的東莞潮玩,從嶺南畫派的融合東西、兼工帶寫到詠春的時代接力、創新表達……

      嶺南文化,浸潤著這片大地的每個角落,散發出如工夫茶般歷久彌新的滋味。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著力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化優勢,通過實施嶺南文化“雙創”工程,致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重文化資源系統保護整體保護、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推動嶺南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修典是中國歷史上一種重要的文化活動,旨在通過政府組織大規模整理文獻,保存和傳承文化遺產,這一傳統可追溯至孔子整理“六藝”。

      《嶺南文化辭典》應運而生,是廣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成果,也是廣東文化強省建設的重點項目。

      壯哉諸儒力,斯文在茲焉。2019年,備受期待的《嶺南文化辭典》在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立項。編纂工作當年啟動,匯集了廣東省內文化、歷史等眾多領域的“天團級”專家學者,1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

      2024年12月,歷時5年,《嶺南文化辭典》正式發布。

      辭典編纂廣泛吸收《辭海》《廣東百科全書》《廣東通史》等經典工具書,是對嶺南文化的一次大規模積累,也是一次集中展示,致敬過去,啟迪未來。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劉斯奮認為,嶺南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原、本土和海外文化交融交匯的產物,形成“不拘一格,不守一隅”的鮮明特色,正是這種特點賦予了《嶺南文化辭典》的獨創意義。編纂出版這一辭典,歸納、總結、吸取歷代嶺南文化精神,對推動文化繼續向前發展有很大意義。

      踵事增華

      新春少不了美食,每道菜里都藏著歲月記憶和文化傳承。熱心的讀者從《嶺南文化辭典》中整理出一份美食菜單,讓天南地北的游客透過文字,來一場舌尖與心靈的盛筵。

      嶺南之地,山川秀麗,人物風流。經典的傳世,為后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讓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愈發熠熠生輝。

      無疑,《嶺南文化辭典》的出版,將有助于嶺南文化的研究與傳播、傳承與發展,推動嶺南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辭典主編黃天驥說,歷經傳承發展,嶺南文化形成了求實、包容、開拓、創新等特質,從100多年前大革命策源地打開中國近現代進步的大門,到40多年前改革開放率先“殺出一條血路”,再到當前生機勃勃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嶺南之地努力發揮著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

      在生生不息的傳承中,《嶺南文化辭典》也肩負著繼往開來的使命。未來,本書編纂者將加強嶺南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和整理,充分展現嶺南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多元氣象。

      一代有一代之嶺南。接過千年接力棒的新一代廣東人,正成為嶺南文脈的創新者、發揚者。

      新竹高于舊竹枝。多姿多彩的嶺南文化正在守正創新中煥發青春的活力。

      “潮龍出墟”展示非遺與潮流碰撞的精彩,廣府達人秀演繹大灣區經典的流行,越來越年輕態、潮流化的方式,讓傳統藝術煥發新的光彩。

      “卻看木棉風骨,怒放迸涌朱焰,光射九重云霄。披襟向海立,春信在弓梢。”

      這是DeepSeek以嶺南為題所作的東坡體詩詞。從創始人角度看,這一備受關注的新型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帶著嶺南文化基因。頃刻間“四韻俱成”似乎在訴說,無論代際如何發揚光大卻不忘根和本。

      在這里,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于此時,歷史脈絡與新興創意相得益彰。(參與采寫:鄧瑞璇)(完)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本網原創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24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亚洲av日韩av无码|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中文在线资源天堂WWW|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蜜臀av无码人妻精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 天堂最新版中文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