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任老師講航海》:開啟一扇門,帶你走進航海的精彩世界
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搖籃,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有了航海活動。航海是人類認識、利用、開發海洋的基礎。因此,了解一點航海領域的知識,對于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激發人們熱愛海洋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特別是對于從事與海運相關工作的人員來講,了解航海領域的知識,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日常工作的內涵,也將會更有智慧地參與海運管理工作。
但大多數關于航海知識的書籍,要么過于專業深奧,非該領域的人很難看懂,要么文字表達過于嚴肅刻板,很難引起人們持續閱讀的興趣。
直到我翻開了《任老師講航海》這本書,親切的文字,深入淺出的講解,感覺眼前豁然開朗,一扇門輕輕開啟,吸引我走進來,迫切地想要一睹門內精彩的航海世界。

《任老師講航海》一書的寫作初衷緣起任老師的兩個年輕的朋友,一個是子涵,在一家船舶基金公司上班;另一個是子厚,是交通運輸規劃專業的大學生。兩人希望任老師講航海概論方面的基礎知識,但因疫情原因,老師只能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講授。任老師考慮到也有許多從事與航海相關業務的人員也渴望學習一些航海知識,于是便開始了《任老師講航海》這本書的寫作,并最終在2021年12月與讀者見面。
《任老師講航海》是一本航海類科普讀物。全書共429千字,內容涵蓋了船舶概述、航線與海圖、定位、操縱、避碰規則、船舶運營以及高科技托起未來航海等內容。對于“為什么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會發生船舶之間的碰撞事故?”“為什么船長喜歡左舷靠碼頭?”“什么是船舶定位?”“海圖有什么特點?”“商業租船的法律規范是什么?”“班輪運輸是什么?”“船舶是如何分類的?”這些你感興趣的問題都會在書中找到答案。
這本書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寫航海知識,每一個知識點都以一篇日記引入,就像任老師在跟你分享他每天的日常,一下縮短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很有代入感。任老師的日記從2020年1月27日開始至2020年4月29日止,每天講述一個航海知識,同時為了更形象生動地對這些知識點進行說明,每個知識點還配有相關泛讀內容和新聞摘錄,使知識點更全面,讀者的閱讀視野進一步被拓寬。
要想寫出一本可讀性強的科普讀物,對作者的要求是極高的,要求作者不僅有深厚的專業功底還必須有較高的文字運用能力。本書作者任茂東先生畢業于大連海運學院航海系航海技術專業,曾任航海學院教授,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司長,第十屆、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屆、十二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得益于長年在一線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的積累,讓他對航海知識有很深入的了解,在對這些知識進行寫作時就能做到深入淺出,融會貫通。正所謂“胸中有丘壑,下筆如有神”。
書中看似作者“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但其整體的寫作結構有嚴謹的內在邏輯。全書按照航海的過程進行謀篇布局,從認識船舶到計劃航線,從確定航向到船舶操縱,從船舶避碰到運輸營運,最后是對未來航海的暢想,章節之間過渡自然,條理清晰。讓人總有種看完這章就迫不及待想去到下一章一探究竟的欲望。
雖然這是一本科普讀物,但對于從事航海相關業務的人員同樣適用。書中涵蓋了“航海學”“船舶操縱”“值班與避碰”“國際貿易”“智能船舶”等相關知識。學習這些知識本身不會使你更強大,但它能使你把工作做得更好。無論以后是閱讀航運新聞還是管理海運企業,你都將會因了解這方面知識而得心應手。充分考慮到航海知識的專業性,為了便于讀者理解和掌握,全書采用全彩印刷,配有大量的圖片對這些知識點進行補充說明,讓你一看就懂。同時,對于航海技術涉及的一些專業術語和概念,任老師也做了簡化和“變通”。
寫這本書,融入了任茂東先生的智慧和情懷,就像他書中所寫:“這個時代的偉大之處,不在于定位在哪里,如同航行定位與航向一樣,而在于我們應向何處思考”“人的最大修養是心中有他人,避讓船舶也一樣”。
相信更多的人會和我一樣,因為閱讀《任老師講航海》而喜歡大海,從而對航海產生前所未有的好奇心以及對知識的渴望……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 于麗楠)
相關新聞
- 2022-04-01《水房子》:請允許一位詩人向另一位詩人致敬
- 2022-03-31一部有溫度的新時代“創業史”——讀報告文學《西海固筆記》
- 2022-03-31書寫文化覺醒的磅礴力量——讀長篇小說《覺醒年代》
- 2022-03-31詩畫相生 與時偕行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