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甘肅網10月14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任磊)記者14日上午從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決勝收官‘十四五’ 爭先進位話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張掖專場上獲悉,“十四五”以來,張掖在現代種業發展中的“國家隊”地位持續鞏固、穩步提升,玉米制種面積連續5年穩定在110萬畝以上、年產種量4.5億公斤以上,全國每兩粒玉米種子中就有一粒來自張掖。
張掖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土建雄在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以來,張掖堅持把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作為出發點,以培育全國現代種業發展高地為目標,通過拓展產業發展“六個空間”,探索實施優質基地競爭性配置改革,一體推進建基地、強龍頭、延鏈條、育品牌、聚集群等措施,全市現代種業發展全方面實現重大突破,保障國家種子安全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張掖被業界譽為國內玉米種子生產的“黃金地帶”,當地將發展現代種業作為建設“一屏三地”的重要一環,持續提升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玉米制種基地通過配套建設高標準農田,全市智慧控制農機精準化作業率達到40%以上。絕佳的自然稟賦與完善的設施,使張掖成為全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產能最強的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基地。
張掖全力支持優勢種業企業做大做強,產業整體競爭力和規模效益全面提升。世界排名前十的6家種業企業、國內排名前十的7家種業企業和9家種業陣型企業在張掖發展,全市現有玉米種子企業100家,育繁推一體化企業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49家。建成現代化玉米種子加工中心25個,加工能力達到6億公斤以上,是國內最為集中的玉米種子生產加工技術中心。
在優勢企業的帶動下,玉米制種產業“研發-生產-加工-營銷”全鏈條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十四五”以來,全市新審定玉米新品種303個,通過審定的玉米新品種約占近15年來總數的一半以上;“升規納統”企業產值由2020年的26.92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62.59億元,玉米制種全產業鏈產值由2020年的51.4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110.2億元,均實現翻倍大幅增長。
通過實施優質基地競爭性配置改革,出臺《張掖市推動地企精誠合作構建良好種業生態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張掖構建了地企共建共管、多方合作共贏的良好產業生態。
張掖作為全國最大的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其種子籽粒飽滿、色澤鮮亮,發芽率、純度、凈度分別達95%、98%、99.5%,超越全球質量標準,“張掖玉米種子”獲得國內唯一的農作物種子地理證明商標,品牌價值達192.38億元。2024年主產區農民人均制種收入7450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成以上,“張掖有種·種天下”已成為當地最有識別度和標識度的發展名片。
- 2025-10-13張振宇:循4000年玉脈尋蹤 讓馬銜山玉點亮文旅新賽道
- 2025-10-13隴拍客丨肅南:祁連山秋景美如畫
- 2025-10-13“每日經典”五周年學術交流會在蘭州舉行
- 2025-10-13隴拍客丨2025年全國婦女廣場舞大賽(甘肅站)選拔賽在張掖臨澤開賽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