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劉姍
近年來,古浪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貫徹相關指示精神,立足傳統養殖優勢,以“建基地、強龍頭、延鏈條、聚集群”為思路,在羊產業領域精準發力,實現“興一項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愿景。
9月8日,“祁連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經濟帶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媒體行采訪團走進古浪縣,實地探尋當地羊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景象。
這片土地上,羊產業正以蓬勃之勢,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

古浪縣按照“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思路,分年度精心制定獎補方案。近三年累計發放各類補助資金3.3億元,今年預計落實1.6億元,落實基礎設施配套資金4365萬元。
在政策的強力吸引下,專業合作社和廣大群眾踴躍參與,為羊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同時,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創新模式,古浪縣羊產業實現了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引建10家肉羊產業龍頭企業,培育719家專業化養殖合作社,建成15個萬只羊場、544個千只羊場,發展肉羊產業主體2.3萬戶,肉羊飼養量高達890萬只。通過實施6個重點項目,進一步推動了產業的規模化、集群化進程。

數據顯示,2024年,羊產業在畜牧業產值中的比重達到65%,全縣羊存欄360萬只、出欄530萬只,連續5年穩居全省第一,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羊產業產值達到108億元、增長35%,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秉持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古浪縣在羊產業深加工領域持續發力。引進培育5家肉羊屠宰加工企業,配套建設93座保鮮倉儲冷鏈物流設施,庫容達18.84萬噸,年屠宰加工能力200萬只,2024年已完成屠宰118萬只。
值得一提的是,古浪縣積極開發高端冷鮮羊肉等精深加工產品,探索“三統一”運營模式,2024年肉羊及肉產品銷售收入達36億元,實現了從傳統養殖向全產業鏈發展的華麗轉身。

與此同時,構建“種植+養殖+糞污+有機肥”的循環體系,古浪縣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扶持發展680戶青貯飼料企業(合作社)及大戶,帶動種植飼草55萬畝,飼料生產線年產量達200萬噸,秸稈利用率達91.79%。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建成化糞池35.4萬平方米、堆糞場12.86萬平方米,7家有機肥生產企業年產量30萬噸以上,全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1%,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
搶抓政策機遇,建成18家種羊繁育基地和擴繁場,基礎母羊存欄量達80萬只,年繁育羔羊120萬只。羊如祥入選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產業向自繁自育轉變。

同時,從國外引進1325只優質種羊,開展雜交改良,年改良肉羊50萬只,良種化率達90%以上。聘請9名國內知名專家組建技術服務團隊,為品種改良和品質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實施品牌戰略,古浪縣不斷提升羊產業的市場競爭力。認證“三品一標”及“甘味”肉羊品牌34個,注冊產品商標21個。
古浪羊羔肉入選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名錄,榮獲多項獎項,多項指標優于國標,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

今年,古浪縣開展“無抗”養殖試點,首批10000只羊采用新模式,為全縣肉羊產業發展開辟了新賽道。
在銷售渠道上,線上開發八步沙肉羊智慧交易系統,線下交易市場穩定供應多地,全縣肉羊日均交易量1.5萬只,年交易額80億元,成為全省重要的集散、交易和價格形成中心。
全面推行動物防疫標準化建設和政府購買動物防疫社會化服務,古浪縣建立了三級疫病防控隊伍,設立23個檢疫報檢點,聘用355名防疫員,免疫密度達100%。

強化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力度,近三年累計承保肉羊465萬只,理賠7259萬元,受益2586戶,為產業發展筑牢了安全防線。
同時,建立病死畜禽回收和無害化處理補貼機制,2024年落實補貼資金135萬元,處理病死動物6.9萬頭(羽、只),全縣病害動物和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90%左右。組建肉羊產業協會,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了抱團發展的良好局面。

據了解,未來,古浪縣將持續擴大產業規模,實施羊產業提質增效行動,力爭2025年底,全縣羊存欄量達到380萬只以上,出欄量達到560萬只以上,羊產業產值達到115億元以上。加快創建“無抗”養殖小區,在黃花灘等鄉鎮率先建成3家以上,力爭“無抗”羊達5萬只以上。構建現代營銷模式,深入實施品牌提升行動,促進“運活畜禽”向“運肉”轉變。強化技術服務,健全完善技術人員包鄉、包養殖場(戶)制度,推動全縣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以羊產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奏響更加激昂的鄉村振興“牧歌”。
- 2025-09-08節水30% 增產15%!金昌農田里的“數字農夫”用手機種出高產田
- 2025-09-08酒泉交警雒維兵因公犧牲
- 2025-09-08“黃河之濱會更美”藝術節金徽書畫之友作品展在蘭州開幕
- 2025-09-08祁連山下深呼吸:廢石山變“綠肺” 續寫綠色發展新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