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7月19日訊(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張振國)為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近日,武威職業技術大學藝術與教育學院籌備組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奔赴基層一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開啟了一場紅色傳承與藝術實踐的青春之旅。

圖片來源:武威職業技術大學
活動伊始,實踐團首站踏入清水鎮九年制學校,用文藝的星火點燃孩子們的夢想之光。志愿者們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精心設計“藝術+童趣”融合課程,將藝術之美與童真童趣深度融合,以活力四射的文藝表演和暖心互動,為孩子們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打開藝術之窗,更通過沉浸式互動,讓孩子們感受到藝術教育的溫度,為鄉村美育注入新鮮活力。

緊接著,實踐團奔赴武威市社會福利院。在這里,志愿者與小朋友們暖心互動,剪紙課上,彩紙在指尖翻飛,剪出的圖案化作聲聲祝福,在培養孩子們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更在美感體驗中將非遺傳承的種子種在心里,開出燦爛的花。手拍鼓前,節奏與歡笑交織,隨著鼓點的律動,輕快的旋律敲出滿室溫馨。就連平日里略顯枯燥的科普小知識,也被志愿者們講成了一個個“溫暖故事”。活動最后,志愿者們拿出提前準備好的小禮物分發給每個孩子,收到禮物的孩子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這份溫暖在彼此心間久久回蕩。

來到航校附小,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意狂歡”熱鬧開啟。志愿者與小朋友齊聚,讓課堂成了歡樂與知識的樂園。剪紙課上,小朋友剪出“超級飛俠”“校園小花”等作品,蘊含了無盡的奇思妙想與純真的童稚之心,一剪一裁之間,不僅是對傳統手工藝術的深入體驗,更是孩子們創造力與想象力的自由翱翔。手拍鼓節奏融入科普知識,志愿者邊帶律動邊講科學常識,鼓點的歡快與知識的奇妙相互映襯,讓這場創意活動不再只是單純的玩樂,更成了播種科學種子的生動課堂,在孩子們心中悄悄埋下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的萌芽。

最后一站,志愿者走進西關科技巷社區,為孩子們送上三日“藝術成長大禮包”。課堂上,葫蘆絲與手拍鼓的系統教學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民族樂器的魅力,從武術一招一式的示范與練習中體會到了傳統文化力量,志愿者還為孩子們贈送葫蘆絲與手拍鼓。
活動最后一天,孩子們在志愿者帶領下參觀了武威職業技術大學新能源科技館與紅色文化館。展廳內,孩子們專注傾聽、主動提問,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歷史的敬畏交織,讓他們深刻體會到科技發展與紅色精神傳承的緊密聯系,也讓這趟社區之行更添了一層成長的意義。
- 2025-07-17瞧!梅花鹿母子來白龍江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拍“親子照”啦
- 2025-07-17甘肅3部作品入選2025年全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交流展示活動
- 2025-07-17蘭州海關“無感通關”新模式正式落地
- 2025-07-17【甘快看】高質量發展中國行·奮進甘肅丨葡萄酒香漫絲路 千年雄關“釀”出產業新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