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國甘肅網記者 程健 通訊員 麻蕾 彭鑫
7月13日,走進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采油十二廠某平臺,維護人員正在清理光伏板浮塵,一片片光伏板組成的“藍色矩陣”通過油田電網,正將清潔電力源源不斷地輸往油區各處。穿梭于百里油區,各個井場內隨處可見正在“貪婪”吸收陽光的光伏發電板,它們已成為推動油田綠色低碳發展重要助力之一。
今年以來,按照油田公司安排部署,該廠持續加快新能源業務高質量發展,通過建立日分析、周研判、月總結運行模式,按照“一井場一策、一方案一圖”定制化建設標準,精準匹配井場空間與光伏布局,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步建立“清單化管控、責任制落地、時限化推進”的閉環管理機制,將核銷封井、設備遷移、場地勘測、安全間距等關鍵環節納入標準化作業流程,確保項目建設全程可追溯、可量化、可考核,推動項目建設質量與效率雙提升。目前,該廠已建成分布式光伏電站191座,總裝機容量23.54兆瓦。
“1萬度電,相當于一個家庭4年至5年的用電量,把井場空地合理利用起來,每個井場能鋪設2至4組光伏板,在陽光最充足時段,一組光伏板每小時可發電14千瓦時。”該廠生產運行部新能源管理崗彭鑫說。“光伏發電直接用于油田生產既可減少用電能耗成本,也有助于油田的節能減排,我們在建好的同時,持續在管好、用好上下功夫。”
進入夏季,光伏發電迎高峰期,該廠精細光伏生產運維管理,系統完善《清潔電力運維實施細則》等管理規范,編制《周巡檢記錄表》《異常日報》等6類標準化臺賬;同時,強化設備管理,做好運行分析,進一步實現運維管理規范化、精細化,利用“智能光伏”監控平臺的實時數據、輻照度等信息監測分析發電量,科學識別低效站點,通過收集組件傾斜面輻射數據,計算當日理論發電數據,精準定位積灰遮擋、陰影損失、設備衰減等效能瓶頸,對易損壞的元器件加強盤點監督,及時上報材料計劃,補足備品備件,確保消缺及時。
在此基礎上,依托“監測-分析-處置-優化”閉環機制,推行光伏設備“分片包干”網格管理,以班組為網格,結合當前氣候特點,組織開展防雷接地自查,確保電站防雷接地系統良好,供電線路防雷設施完善,防止因雷擊造成的設備損壞,運行維護崗人員合理利用清晨、傍晚及陰雨天發電效率低時段進行組件清洗,確保光伏設備始終處于最佳發電狀態。生產運行部組織開展光伏基礎知識、日常運維、運行技術標準等方面集中培訓,規范運行操作、巡視檢查、日常維護、異常運行與故障處理等五大標準,加強光伏典型故障學習分析和實際現場故障處置,及時發現解決存在問題及缺陷,提高光伏電站的運維水平,保證光伏發電系統安全、高效運行,使發電設備持續保持峰值狀態。
據了解,目前該廠在設備故障處理方面成效顯著,故障處理響應時間同比下降60%,故障重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30%,故障識別準確率超過95%。
- 2025-07-14隴拍客丨肅南:祁連藏鄉系列活動點燃夏日旅游熱
- 2025-07-14隴拍客丨臨澤雨后晴好 棗鄉風情園引客來
- 2025-07-14展現家園變遷美好畫卷 奏響民族團結鏗鏘樂章——“我們的家園 幸福美好新甘肅”網絡主題活動綜述
- 2025-07-14“電普”十年 甘肅移動搭建起橫跨1655公里的“數字絲綢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