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田野上書寫豐收答卷
——前三季度甘肅省農業農村經濟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金秋時節,隴原大地,糧豐農穩;廣袤田野,疊翠流金。甘肅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全省上下埋頭苦干、銳意進取,農業農村經濟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據統計,前三季度,全省一產增加值1154.6億元,同比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14元,同比增長6.2%。
端穩糧食安全“飯碗”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
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堅決扛起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對糧食生產進行重點安排部署。省農業農村廳在春耕、高標準農田建設、“三夏”等關鍵農時召開現場會,季季接續、茬茬壓實、環環緊扣,落實播種面積,加強技術服務。
全面落實“藏糧于地”。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撂荒地復耕復墾,打造了一批整山系整流域集中連片糧食產業帶,已完成建設面積276萬畝,預計年底建成360萬畝。全省完成撂荒地復耕復墾種植馬鈴薯、大豆、飼草等作物12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50.2萬畝。
大力實施“藏糧于技”。重點推廣隴鑒110、蘭天36號、玉源7879、金穗3號、希森6號、隴薯10號、中黃30號、齊黃34號等小麥、玉米、馬鈴薯、大豆新品種。特別是今年在清水縣推廣的小麥新品種蘭天36號,經國家小麥專家指導組實收測產,畝產達到714.25公斤,創出了目前已有報道的全國旱作區小麥高產新紀錄。將旱作節水技術作為保糧食安全的主要技術措施,推廣全膜雙壟溝播1525.5萬畝、水肥一體化高效節水391萬畝,打造糧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萬畝示范區21個,示范面積達26萬畝。
農機馳騁田野,大顯威力。我省建立農機裝備研發“一中心五基地”平臺,集中攻堅丘陵山區適用農機和糧食作物薄弱環節農機,今年全省小麥機械化收獲率首次突破90%。
天道酬勤,春華秋實。今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達4046.65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3986萬畝任務目標,其中夏糧面積1324.65萬畝,產量達到342.26萬噸,比上年增長3.75%,尤其是擴種春小麥44萬畝,占全國春小麥增加面積的55%;秋糧面積2724.94萬畝,比上年增長0.39%。截至目前,已收獲秋糧2628萬畝,收獲進度完成96%,預計秋糧總產量比上年增加,全年糧食豐收在望。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秋日,在華池縣上里塬鄉上里塬行政村曹塬自然村,一顆顆蘋果掛滿枝頭。這里的蘋果形狀美、色鮮、味純,有著來自北緯36度的甜脆。
“今年塬上雨水好,秋天光照足,我又施了羊糞等農家肥,蘋果長得個頭大、味道甜,平均橫徑達85毫米,又是個豐收年!”村民史紀凱說。
蘋果豐產,日子香甜。“這些年供孫子上大學、家里的開銷,可全靠蘋果。現在掛果園有13畝,前些天四川客商上門收購,賣了3.6萬多塊。我們老兩口要把果園管護好,讓蘋果產得多點、價格賣得再好點。”史紀凱信心滿滿。
產業興,鄉村旺,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鄉村產業拔節生長,增收后勁越來越足。
我省不斷鞏固拓展產業扶貧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產業政策總體穩定,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落實產業幫扶措施,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通過完善監測幫扶機制,及時跟進產業幫扶措施,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為6.5萬戶27.9萬人落實了產業幫扶措施。同時落實到戶扶持政策,抓好到戶產業資金入股龍頭企業、合作社保底分紅,采取以獎代補、達標獎補等方式,扶持農戶擴大種養產業規模。截至9月底,全省銜接資金累計支出202.65億元,用于產業發展資金117.48億元,為脫貧地區產業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同時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與農戶特別是脫貧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全省脫貧地區龍頭企業帶動脫貧戶達18.3萬戶、農民合作社帶動脫貧戶達80.1萬戶、家庭農場帶動脫貧戶達6.2萬戶,帶動其發展產業增收。發揮農業保險兜底作用,截至9月30日,全省共實施農業保險品種104個,參保農戶220.09萬戶,其中脫貧戶86.84萬戶,各承保機構已落實農業保險賠款9.2億元,受益農戶43.49萬戶次,有效減少脫貧群眾損失。
寒旱農業流光溢彩
時值深秋,隴原大地,紅的枸杞,紫的葡萄,綠的青筍,白的百合、牦牛和湖羊,黃的當歸、黃芪、馬鈴薯……五顏六色的特色產業,絢麗多彩。
我省大力發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專門制定方案實施“牽引帶動”,以養殖業為牽引帶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農產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工業帶動特色農產品價值鏈提升。全省以“牛羊菜果薯藥”為主的特色產業總體呈現產量增加、價格穩定和效益持續增長的良好態勢。
持續抓好規模化標準化種養基地,今年全省建設綠色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1189個,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基地344個;發展壯大現代畜牧業,加快建設大眾型河西肉牛、高品質平涼紅牛、綠色高原牦牛3個百萬頭肉牛產業帶和河西走廊、中部沿黃和隴東南3個千萬只肉羊產業帶,河西走廊50萬頭荷斯坦奶牛產業帶。
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全省引培農業龍頭企業131家,爭取獲批創建東鄉縣肉羊和麥積區蘋果2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臨澤縣、秦州區、永昌縣3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會寧縣、民勤縣和臨澤縣獲批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新評估認定省級現代產業園16個,獲批創建中藥材國家級產業集群和6個特色產業強鎮。
營銷戰略向“甘味”知名品牌升華。全省累計培育了60個市縣區域公用品牌和500個企業商標品牌,定西馬鈴薯、靜寧蘋果、岷縣當歸、平涼紅牛、蘭州百合等5個區域公用品牌進入農業農村部2022年精品品牌培育計劃。舉辦2022年“甘味”特色農產品貿易洽談會,簽訂農產品采購和農產品加工投資合作協議金額58.28億元。“甘味”品牌認知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據統計,前三季度,全省蔬菜產量1534.01萬噸,同比增長8%;蘋果種植面積580萬畝,預計產量690萬噸;馬鈴薯種植面積1000萬畝,預計產量1500萬噸;中藥材種植面積491萬畝,預計產量147萬噸。全省牛、羊、豬、雞存欄分別為535.2萬頭、2551萬只、681.9萬頭和5439.3萬只,同比分別增長3.1%、8%、3.3%和4.3%;出欄分別為161.9萬頭、1504.5萬只、669.1萬頭和5692.6萬只,分別增長0.8%、13.4%、8.8%和5.3%。
第四季度是農產品大量上市銷售的關鍵時期,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大力發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開展產銷對接,推動更多“甘味”特色農產品外銷,力促提高農村居民經營性收入,由此帶動全省農民可支配收入實現穩定增長。
田野,充滿豐收的希冀;農業,邁出鏗鏘的步伐。
- 2022-11-07【經濟透視】穩中有進 穩步提質——前三季度甘肅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 2022-11-07交通有效投資發力穩增長——前三季度甘肅省交通運輸業發展綜述
- 2022-11-07產業興旺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2022-11-04【甘快看】創4項全國第一!甘肅隴南全力打造“中國橄欖之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