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實施九大工程加快中醫藥發展
中國甘肅網7月2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道(記者 趙萬山)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措施》提出,我省將實施九大工程加快中醫藥發展。
實施中醫優勢專科建設工程
建設中醫優勢專科。到2025年,打造20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中醫優勢專科;遴選中醫康復、肛腸、婦兒、皮膚、推拿以及風濕病、腎病、腫瘤、心血管病等特色突出的專科專病,建設30個省級中醫優勢專科。篩選10個中醫治療優勢病種、45項中醫適宜技術和30個療效獨特的中藥品種并向社會發布。重點建設10個省級區域中醫(專科)醫療中心,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和中醫綜合治療模式創新。
實施中醫藥名方開發工程
強化中醫名方制劑開發。5年內開發20個左右的經典名方為院內制劑,開發50個左右名老中醫藥專家名方為院內制劑。支持企業利用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采取“轉移”“轉讓”“文號招商”等措施,盤活中藥批準文號等品種資源,擴大隴藥市場規模。加強科技、醫保、金融等扶持政策供給,支持獨家、特色、優勢中藥品種做大做強。鼓勵企業運用符合產品特點的新技術、新工藝以及體現臨床應用優勢和特點的新劑型改進已上市中藥品種,支持隴藥品種二次開發和同名同方藥的研制,促進已上市中藥同品種的質量提升。
實施中醫醫療機構體系完善工程
完善中醫醫療機構服務體系。積極爭取中醫(含中西醫結合)方向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在甘肅布點。依托高水平中醫醫院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依托市級中醫類醫院,建設3個左右中醫特色重點中醫醫院。加強各級中醫醫院感染科、肺病科、發熱門診、可轉換傳染病區、可轉換重癥監護室等建設。還未建設中醫類醫院的市、縣要加快建設進度,到2022年,基本實現省、市、縣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依托中醫藥特色突出、中醫藥服務能力強、優勢明顯的中醫醫療機構建立一批名醫堂執業平臺。
實施中西醫結合發展工程
完善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到2025年,打造1—2個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和一批“旗艦”科室、“旗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完善西醫學習中醫制度。2021級起,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爭取國家西醫學習中醫重大專項,用10—15年時間,培養一批高層次中西醫結合人才和能夠提供中西醫結合服務的全科醫生。
實施中醫藥發展技術支持工程
鼓勵支持醫院、高等學校與企業、研究開發機構及其他組織聯合建立創新聯盟,利用中醫藥研究開發平臺、技術轉移機構等,共同開展中醫藥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以中醫臨床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重大科技項目成果轉化。建設2—3家承擔中醫藥技術評估工作的第三方中醫藥研究平臺。
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
逐步增加中醫(全科醫學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到2025年招生規模達到400人/年。推動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省政府三方共建甘肅中醫藥大學,到2025年,力爭建設3門左右國家級和20門左右省級中醫藥一流本科課程。開展多層次中醫藥師承教育,遴選500名左右中醫藥指導老師,培養1000名左右繼承人。推進省級名中醫學術經驗傳承,5年內建設50個左右甘肅省名中醫傳承工作室。
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工程
挖掘和傳承甘肅中醫藥文化精華。加強全省中醫藥文化研究基地建設,系統挖掘和傳承我省人文始祖伏羲、醫祖岐伯、針灸鼻祖皇甫謐、敦煌醫學、武威漢代醫簡等中醫藥文化精華。發揮岐黃中醫藥文化生態園、皇甫謐文化園作用,力爭舉辦皇甫謐針灸文化暨崆峒養生文化尋根問祖大會。
實施民族醫藥發展工程
加強民族醫醫療機構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民族醫醫院和診所。到2025年,甘南州建成1個區域藏醫醫療中心。提升民族醫藥服務能力。到2025年,建成10個左右省級以上民族醫藥特色優勢專科,建成5個左右名老民族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室。
實施中醫藥環境優化工程
各級政府作為公立中醫醫院的辦醫主體,落實對公立中醫醫院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等政府投入政策。拓寬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本聚集投向中醫藥產業領域。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依法合規加大對中醫藥領域中小企業銀行貸款的擔保力度,降低擔保費率。鼓勵街道社區為提供家庭醫生服務的中醫診所無償提供診療場所。
相關新聞
- 2021-07-21第八屆文旅融合與創新論壇9月在張掖舉行
- 2021-07-21甘肅省舉行抗洪搶險實戰拉動演練
- 2021-07-21甘肅省推進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整治行動
- 2021-07-20甘肅省2021年本科提前批共錄取考生15800名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