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祁連山麓,冷風帶著雪山的清冽。然而,這并未阻擋張掖市肅南縣委巡察組干部的腳步。在皇城鎮河東村牧民孫永禎家的帳篷里,巡察組干部用熟悉的鄉音與他圍爐而坐,從草原生態獎補資金發放到村里最近的項目決策,聊得熱火朝天。
“干部們不說‘官話’,專講我們聽得懂的土話,我這心里的話匣子就關不住了!”孫永禎感慨道。這幕干群促膝長談的場景,正是肅南縣近期深入開展對村專項巡察工作的生動寫照。
肅南縣地域遼闊,牧民居住高度分散,傳統巡察方式面臨“找不到人、聽不到真話、查不透問題”的困境。如何讓監督覆蓋草原的每一個角落,聽到牧民最真實的聲音,成為擺在巡察工作面前的一道現實考題。
面對挑戰,肅南縣委在第六、七輪巡察中,立足牧區實際,果斷調整策略,摒棄“大水漫灌”,實施“精準滴灌”。通過整合農業農村、財政、發改等多部門數據資源,經過綜合分析研判,最終確定25個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圍繞“草原獎補政策落實”這一牧民最關切的主題,開展名為“草原巡”的專項巡察。巡察組在全面查閱資料賬目的基礎上,以直插一線入戶走訪的方式,發現真問題,傾聽真訴求。
為確保巡察工作不走過場、取得實效,肅南縣探索總結出一套契合牧區特點的“四式工作法”,讓巡察利劍直抵基層“末梢”,有效破解基層監督難題。
“過去下鄉,常常是村干部領著去哪家就去哪家,群眾有顧慮,很多話不便說。”一位巡察組干部坦言。為打破這一壁壘,巡察組采用“點餐式”入戶法,由村委會提供“三委”成員、普通村民、低保戶等各類群體名冊及聯系方式,巡察組綜合研判,自主選定走訪對象,重點關注可能存在問題或具有代表性的牧戶。針對牧戶居住分散的特點,巡察組預先繪制詳細的居住“網格圖”,“按圖索驥”直接上門傾聽群眾訴求。兩輪巡察累計走訪群眾760余戶,巡察觸角延伸至草原各個村落,確保信息收集的廣泛性和真實性。
“大叔,今年草場獎補的錢都按時拿到了嗎?”“您覺得村里最近定的那個項目咋樣?”……巡察過程中,工作人員不再拘泥固定流程,圍繞各村巡察重點,用“拉家常”的方式,與牧民群眾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并記錄村“兩委”班子履職、廉潔用權情況以及草原生態保護、產業發展、生產生活難題。通過與群眾深入交流,巡察組共梳理出各類問題48個,掌握有價值線索4條,征集到意見建議26條。
針對反映集中的項目建設、集體“三資”管理使用等問題,巡察人員深入現場實地核查具體情況,詳細比對數據資料,確保每一個問題都核實準確。截至目前,已累計向紀檢監察機關移交問題線索16件,其中立案查處4件,黨紀政務處分7人,組織處理5人。
巡察干部用腳步丈量草原,累計推動解決自來水供應不穩、路燈損壞維修、牲畜防疫圈舍配套、集體資金分紅兌現、牧民異地借牧保障等12件民生實事,向相關職能部門和鄉鎮提交禁牧后產業培育、畜牧業轉型升級、牧民技能培訓等建議24條,真正以巡察實效賦能基層治理。(供稿 代長龍 編輯 達小強)
- 2025-11-18“從既有的事實出發”
- 2025-11-18協同攻堅 源頭治理 破解不動產“登記難”
- 2025-11-18甘肅公航旅集團監察專員辦組織編寫的《國有企業預防職務犯罪實務參考》一書出版
- 2025-11-18腳踏實地 久久為功 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
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