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假期,越來越多的游客更加注重旅游的品質化觀感和個性化體驗,各地消費場景不斷“上新”,實現與游客的“雙向奔赴”。圖為10月1日,在北京國家網球中心,游客在躺椅上觀看中國網球公開賽賽事直播。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10月1日,鐵路發送旅客2144.8萬人次,創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假期前5日,公路、鐵路、水路、民航累計單日發送旅客均超2.8億人次;國慶檔新片總票房破20億……這個國慶長假,大江南北人流熙攘、車水馬龍,消費市場供需兩旺,消費熱度持續升高,內需潛力加速釋放。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促進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提升消費結構。要培育新型消費業態。”國慶假期,各地區各部門推出多項優惠政策,活躍假日經濟,激發市場活力。涌動的消費熱潮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再次顯示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底氣。
歡度國慶,跨越山河感受大美中國
10月1日,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12.3萬人在天安門廣場,共同見證新中國75周年華誕這天五星紅旗升起的歷史瞬間。
今年國慶,天安門廣場布置了“祝福祖國”巨型蔬果花籃,籃內選取了具有美好寓意的蔬果和花卉,體現“蔬果飄香,繁花似錦”,表達對祖國繁榮富強、欣欣向榮的美好祝福。長安街沿線建國門到復興門之間精心布置10組立體花壇,具象地描繪了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的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迎風飄揚的國旗、精心布置的花壇、干凈整潔的設施、豐富多彩的活動……一系列精心安排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來北京“打卡”留念,共同祝福祖國繁榮昌盛。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3天,到天安門地區參觀的游客就超過了122萬人次。
各地大街小巷裝飾一新,營造了濃烈的國慶氛圍,也激活了紅色旅游的熱潮。攜程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國內紅色旅游日均訂單量同比增長40%。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游客到訪紅色旅游城市和紅色旅游景點,更多的是要體驗紅色歷史文化,同時涵養家國情懷,增加對偉大祖國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我從陜西坐火車過來,提前約好了門票,主要為了看這個銅奔馬,再買幾件有代表性的文創產品。”10月1日,王先生在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銅奔馬前流連忘返,難掩興奮地說道。
今年國慶假期,“博物館熱”再次延續,包括甘肅省博物館在內的眾多博物館連日爆滿。為了持續加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優化場館服務質量,河北博物院精心策劃多項云展覽和云教育項目等;黑龍江省內博物館在原有展覽基礎上舉辦126項國慶特色展覽活動;江蘇省統籌整合省內博物館優質資源直達區(縣)級博物館。此外,故宮博物院、湖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升級售檢票系統全面優化票務管理;四川博物院、首都博物館等提供延時服務;安徽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等實行免預約制。
除了紅色景點、文博場館,自然景點以及游樂場所等也迎來了參觀熱潮。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4天,西湖景區客流量達305.34萬人次,同比增長56.62%;截至10月6日,華山主峰景區國慶假期接待游客超15.53萬人次……一項項數據顯示文旅市場火熱、消費活力十足,折射出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大賽遇長假,“文體商旅”融合帶火假日經濟
10月6日晚,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賽在北京首鋼園落幕,中國隊奪得全部五項冠軍。這是北京自1961年舉辦世乒賽以來,首次承辦國際頂級乒乓球賽事,未來四年的WTT中國大滿貫賽還將繼續在北京舉辦。
位于首鋼園區的大滿貫公園設置戶外觀賽區、互動娛樂區、品牌展示區、餐飲市集區,觀眾在公園里可以通過大屏幕感受賽場氛圍,還有機會與球員見面。WTT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屆WTT中國大滿貫賽事總票房近6000萬元(不包括大滿貫公園門票收入),對周邊園區活力及消費帶動效應明顯。10月1日至6日,日均客流同比增長93%。
同一天,另一項頂級職業賽事——2024年中國網球公開賽在北京中軸線北端的國家網球中心收官。本次比賽賽期從9月23日至10月6日,吸引了眾多球迷到場觀賽。
9月28日中網第一個周末,園區觀眾流量約3.9萬人次,創造了單日流量歷史新高。10月1日,首創鉆石球場、蓮花球場所有規格門票,甚至外圍球場的“歡享票”均售罄,當天國家網球中心的觀賽人流量達到4.4萬,再次刷新了單日入場人數紀錄。10月2日的男單決賽加上鄭欽文登場,讓當天中網的觀賽人流量達到2.9萬,首創鉆石球場更是涌入了超過1.3萬人。5個比賽日的單日流量超2.5萬人次。截至10月5日,約有14萬外地球迷和超1.3萬境外觀眾來京觀賽。
涌動的人流也帶來了門票銷售的火爆。據了解,開票當日銷售額為去年同期兩倍;在正賽開始前,中網的門票銷售額就已經超過了去年整個賽季的總額,男子決賽門票已售罄,女單決賽門票也提前多日出現一票難求的局面;開賽前兩天,門票銷售收入是去年同期的2倍。截至10月1日11時,比賽的所有門票已經售罄。今年票房總收入超8000萬元,創下中網門票銷售歷史新高,較去年上漲60%。
伴隨著中國選手在網球項目上的突出表現,以及中網園區營造的濃厚網球文化氛圍,網球消費迎來了新熱潮。本次賽事中,阿中抱枕、毛絨網球鑰匙扣等搶手紀念品供不應求;各類品牌結合網球運動設置各類互動活動超100場,累計超1萬人次參與;商家增加了網球造型創意餐飲,如網球造型的冰激凌、網球大福、網球小方吐司等。在一系列措施推動下,2024賽期綜合消費額超2500萬元,較2023年增長近40%。
“看比賽、度國慶。”在上海,上海網球大師賽拉開帷幕,“網球熱”繼續升溫;在海南,2024斯巴達勇士賽海口站于10月2日在海口假日海灘開賽,參賽選手達到4千余人,島外報名參賽者超過80%;在貴州,10月1日至5日,“村超”比賽助力榕江全縣接待游客38.63萬人次,同比增長30.6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64億元,同比增長26.78%。一項項高水平賽事帶動“文體商旅”深度融合,成為旅游消費新熱點。
“煥新”消費持續升溫,汽車家電等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家電補貼、限時搶購”“以舊換新、政府補貼,一級能效產品補貼20%,二級能效產品補貼15%”……國慶假期,在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下,家電產品迎來消費熱潮,各大商場人頭攢動、展會現場人氣激增。
自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來,相關政策密集發布。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8月,商務部等四部門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加力支持家電以舊換新。國慶前夕,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已下達6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保障中秋、國慶期間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資金需求。
在政策帶動下,家電市場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活動參與人數超過500萬。截至9月29日零時,全國511萬名消費者購買八大類家電產品711萬臺,享受64.03億元中央補貼,帶動銷售額超335億元。商務部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三天,有104.55萬名消費者購買以舊換新八大類家電產品154.61萬臺,銷售額達到73.57億元。其中,排名前三的家電品類為空調、電冰箱、電腦。
以舊換新的政策效應同樣也體現在汽車領域。今年8月,商務部等七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隨著多地出臺利好政策、舉辦車展吸引人流,汽車消費迎來一波熱潮,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
10月5日,為期7天的2024中國(天津)國際汽車展覽會落下帷幕,吸引80余個國內外品牌車企參展,累計吸引70.3萬人次現場觀展。同一天,為期5天的蘇州國際車展閉幕,據主辦方介紹,展覽期間,參觀者突破了25萬人次,成交車輛2萬余臺,成交金額超40億元。在9月29日至10月4日的沈陽國際車展上,消費者訂車可以享受“以舊換新補貼+車企讓利+車展專屬福利”,吸引了大批消費者觀展。
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零時,全國汽車以舊換新平臺累計收到補貼申請125.8萬份,其中,綠色節能的新能源汽車購買比例更高,補貼申請量占比達到62%。截至9月24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平臺累計審核通過的補貼申請,對應的國債資金支出規模已接近110億元。
消費強,經濟旺。當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超過4億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將產生巨大消費需求。從文旅行業的人潮涌動到“文體商旅”融合的火熱,從家電產品的熱賣到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持續亮眼,國慶消費市場的繁榮活躍印證了我國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并未改變。隨著一系列舉措接續出臺,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實落細,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消費潛力有望不斷釋放。(薛鵬)
- 2024-10-08甘肅聚焦特色產業發展強化監督 精準發力護航鄉村振興
- 2024-09-30偉大時代呼喚英雄、造就英雄 深度關注 | 功勛閃耀
- 2024-09-30熱電廠的超級“大風車”
- 2024-09-30喜迎國慶佳節 禮贊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