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箴言】
《書》曰:“罪疑惟輕。”又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此誠千古忠厚之至論。近日辦案家失入者少,失出者多。胥本此論以歸于忠厚仁者用心,自當如是。然而生人而當謂之仁,殺人而當亦謂之仁。義之盡,仁之至也。如其人應抵于法而有心出之,或罪在不原而故從末減,甚至聽其和息,匿不詳辦,令死者含冤于地下,非所以成其仁也。
——清•張經田《勵治撮要》
【深意淺說】
上面這段話中需要注意的是“失入”和“失出”兩個司法概念。失入謂輕罪重判或不當判刑而判刑,失出謂重罪輕判或應判刑而未判刑。上面這段的大意是說,《書經》認為,有疑問的案子,應從輕定罪;司法裁判中與其枉殺無辜,不如按未經證實有罪而發落。這是千古不易的忠厚思想。于是官員在審判中,失入者少,失出者多。官員從仁慈心腸出發,盡可能把死罪判成活罪。但這是不公平的。對罪大惡極之罪犯的仁慈,就是對含冤地下的死者的不仁。
歷史上一些酷吏羅織罪名,無限株連,枉殺無辜,絕不足取。但一些官員對罪犯過于仁慈,放縱罪犯,從輕發落,則是對死者的不仁不義。
黃六鴻撰寫的官箴書《福惠全書》中,講了自己辦的一件案子。郯東有個任某,他的妻子王氏不忠,離家出走,不敢回家,躲藏在附近的廟中。任某到廟中,責怪道士,此時來廟中燒香的任某鄰居高某替道士說了句好話,任某便指責一定是高某把王氏藏到了廟中。高某大怒,打了任某兩巴掌。
任某懷恨在心,在一個晚上殺死妻子王氏,背著尸體要扔到高某門口。途中遇到意外,就拋尸野外雪地上。第二天,任某父子到衙門報案,控告高某與王氏通奸,殺死王氏后拋尸雪野。知縣黃六鴻接案后親自驗尸調查,查清了案情。
之后,殺人者任某也承認了自己殺人的經過。但任某的父親哀嘆自己七十多歲,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又沒有孫子,一旦兒子被處死,自己無人贍養,也就絕后了。
黃六鴻于是對殺人者任某說,高某打你耳光,不能說無錯;你妻子不守婦道,侮辱丈夫,你殺死她,也情有可原。最終作出判決:因為王氏娘家非常貧窮,判處打人耳光、引起這起殺人案件的高某承擔王氏喪葬費十兩銀子;殺人者任某杖責,枷號示眾。
古代刑罰分為笞、杖、徒、流、死五種,知縣的判決權限只有笞和杖,超過笞和杖的就要寫出審判意見送上級部門審理。黃六鴻將一件惡性殺人、惡意誣陷的大案,在自己職權范圍內從輕發落,請示上級后直接結案。
司法必須追求公平正義,要“不枉不縱”“罪情允協”,既不冤枉好人也不放縱壞人,定罪量刑和犯罪事實相一致。但在該案中,即便黃六鴻認真調查分析,細致審問,為被誣陷的高某維護了公平,洗脫了殺人指控,但他在任某殺人事實非常清楚的情況下,仍然輕判殺人者,沒有讓兇手得到應有的制裁。這樣的判決對于無辜被殺、含冤地下的王氏難道公平嗎?
(梁發芾)
【人間草木】

名稱:牛皮消
分布:蘭州、天水、隴南、甘南
簡介:牛皮消,蔓性半灌木。花期6-9月,果期7-11月。塊根藥用,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療神經衰弱、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腎炎、水腫等。
(植物資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陳學林提供)
- 2024-05-22你不親近百姓,百姓怎會來親近你?
- 2024-05-16管好“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 2024-05-10官員以天下為己任,而不是患得患失、竊位茍祿
- 2024-05-14不要被身邊人拉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