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系統觀念是我們認識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重要方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方法論。我們要牢牢掌握系統觀念這個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把系統思維方法與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貫通運用,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
系統觀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內容和觀點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系統觀。先古時期,周文王、孔子等先賢研究八卦易經,就將自然與人類社會活動、宇宙秩序與社會規律緊密結合起來,從“象”“數”“理”的關系對事物的關聯性進行分析。我國中醫理論更是蘊含了系統觀,從天、地、人三者關系出發,注重整體觀,強調人自身是一個整體,同時也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運用五行與人體活動的關系,通過陰陽協調,采取辨證施治的辦法來解決人的疾病問題。管子、孫子、莊子在他們的思維和理念中也表達了一定的系統觀點,《管子·立政》篇論述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提出了敬畏、保護、互促、利用與發展的關系,而且將水利、農業、民生、工商業的精細管理分列其中?!秾O子兵法》是古代軍事家以其智慧理念思考軍事工程系統的思想。古人經常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其中的“運籌”這個概念表達了“系統性的研究和運用”,在漢語語境下,運籌兼有“籌劃、權衡、策略、決勝”的含義,等等。
關于馬克思、恩格斯對系統思想的論述。從哲學上講,綜合考慮許多不同質的物體結合的觀點,可以追溯到黑格爾哲學體系,但比較完整的系統思想和觀點,是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馬克思在研究《資本論》中體現了大量系統論的思想,把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作為有機系統,并全面地分析資本、勞動、技術等各個要素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最后創造出剩余價值學說,從而分析資本主義必然會被共產主義淘汰的發展規律。
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指出:“一個偉大的基本思想,即認為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其中各個似乎穩定的事物以及它們在我們頭腦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處在生成和滅亡的不斷變化中。在這種變化中,前進的發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暫時的倒退,終究會給自己開辟出道路。”這段話有三點含義:一是世界所有事物是變化的集合體,體現在各種事物不斷生成、滅亡變化的過程中;二是這個變化過程不管表面是偶然、暫停、倒下,但總是前進發展的;三是這種發展力量是自身的,終究會給自己開辟出道路。恩格斯這一論述充滿著自然辯證法和系統工程的思想,無論是自然界、科學技術還是社會發展,都處于這種態勢。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系統觀念的重要論述是對系統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新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卓越智慧,創新發展了系統觀念,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理論創新、實踐創新。
提出了系統思維的全局性思想,強調全局謀劃,把握好全局和局部,整體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的系統思想體現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和治國治黨治軍各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提出了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總要求,強調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一個有機整體,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統一于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目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黨的領導是關鍵,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國家治理體系,是由眾多子系統構成的復雜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在這個大前提下,各方才各有分工,而且怎么分工和落腳點,都必須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新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刻分析國內外大勢基礎上形成的,系統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是一個內在聯系的集合體,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哪一個發展理念貫徹不到位,發展進程都會受到影響。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為促進,立足國內大循環,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夯實經濟發展的根基,同時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這些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內容,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發展的遠見卓識,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是當代系統思想的引領。
開拓了系統思維的戰略性方法,強調前瞻性思考,把握好當前和長遠,強化頂層設計。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突出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使改革發展各項舉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論,系統地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目標、戰略方針、戰略步驟、戰略舉措等都作了重大部署,形成了“目標—結構—布局—路徑—步驟—實施”完整的系統戰略思想。
強調系統思維的關聯性,提出要遵循客觀規律,科學施治,持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實施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山水林田湖草沙,還有海洋、氣候等通過能量流動,以物質循環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形成相對獨立又彼此依存的關系,共同維持著地球生態的正常運行。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我們保護性利用自然資源提出了重要遵循,使我國生態系統成為國際治理的典范。
高度重視系統思維的動態變化性,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掌握演化發展的主動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深刻理解和貫徹落實這一重要論述精神,就是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積極促變,提升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的能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深刻把握危和機的辯證關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判斷是危和機并存、危中有機、??赊D機,機遇更具有戰略性、可塑性,挑戰更具有復雜性、全局性,挑戰前所未有,應對好了,機遇也就前所未有。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轉危為安、化危為機的一個典型例子。”正是因為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我們就有了主心骨,就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面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考驗,中國越來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成為對全世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國家。
科學把握系統思維的整體性,既重視整體效應又處理好各要素的關系,把握宏觀與微觀,實現系統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既包括經濟體制又包括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體制,既涉及生產力又涉及生產關系,既涉及經濟基礎又涉及上層建筑,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改革開放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明顯增強,這就要求我們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我們要把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改革開放有機銜接起來,把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有機銜接起來,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復雜系統工程。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運用系統觀念和系統工程的方法整體謀劃改革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要素,把握好各領域改革的關聯性、各項改革舉措的耦合性,穩妥處理各種復雜關系,堅持整體推進,使各項改革協同配合、相互促進,注重改革的整體效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了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我國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更加適應堅持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使上層建筑更加有利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堅持系統思維的開放性,強調交流、合作、發展,把握好特殊與普遍,處理好各種關系,形成于我有利的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堅持唯物辯證法,就要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處理問題。”“我們要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推動世界共同發展。”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同時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獲得國際上的廣泛認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一帶一路”建設的構想,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偉大的外交家對大國關系的運籌,有力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格局。
用系統觀念認真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
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新時代以來,我們黨不斷深化對自我革命規律的認識,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初步構建起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全面從嚴治黨體系是一個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動態系統,健全這個體系需要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更加突出黨的各方面建設有機銜接、聯動集成、協同協調,更加突出運用治理的理念、系統的觀念、辯證的思維管黨、治黨、建設黨。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好監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有力政治監督保障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按照黨章規定,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之一是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政治監督,落實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要求,以強有力的政治監督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做到閉環管理。把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作為政治監督的重點,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同部門、行業、領域、實際緊密結合,一要看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了沒有,落實得好不好;二要看黨中央提出的重點任務、重點舉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貫徹得怎么樣;三要看屬于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職責有沒有擔當起來,不斷豐富政治監督的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手段方式。要探索運用全過程管理方法加強落實的監督管理,對“國之大者”建立健全臺賬管理、動態跟蹤、限期辦結、督查問責、“回頭看”等措施制度,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同紀委監委職責科學地具體結合起來,推動政治監督落實到具體規劃、具體政策、具體項目、具體措施、具體效果上。這樣使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既調動各方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加強檢查,確保目標實現。
依靠黨的自我革命跳出歷史周期率。我們黨成立100多年以來,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于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保證了黨長盛不衰,不斷發展壯大。依靠黨的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就是為了確保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從系統理論的觀點來看,自我革命理論是我們黨依靠自身監督和革命來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維護黨的紀律,強化力量,克服不足,實現發展的目標。
以全周期的理念一體推進“三不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三不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不敢腐,側重于懲治和威懾,讓意欲腐敗者在帶電的高壓線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腐,側重于制約和監督,讓膽敢腐敗者在嚴格監督中無機可乘;不想腐,側重于教育和引導,著眼于產生問題的深層次原因,讓人從思想源頭上消除貪腐之念。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貫通起來,用全周期管理的理念來做好這項工作,這是用系統工程管理的辦法來推動這一重要方略的實施。
?。ㄗ髡?nbsp;陸俊華 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人民日報社紀檢監察組組長)
- 2023-06-08廣安觀潮 | 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茬接著一茬干
- 2023-06-08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
- 2023-06-08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
- 2023-06-08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出塢 我國將集齊造船工業皇冠上的“三顆明珠” 探訪海上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