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張光
本期嘉賓
袁海鵬 北京市西城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董向陽 江蘇省徐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李激揚 湖南省懷化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發出一份建議、解決一類問題、完善一批制度、推進一域治理,紀檢監察建議已成為紀委監委履行監督職責的有力武器。高質量用好用活紀檢監察建議,需要在高質量剖析問題、高質量制發建議、高質量落地等環節下功夫,進一步破除認識不足、把脈不準、下不對藥,甚至一發了之等問題。
精準診斷,靶向監督,發揮撬動治理效能的杠桿作用
袁海鵬: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的紀檢監察機關,我們踐行“紅墻意識”,圍繞中心任務,強化政治監督,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發揮其靈活精準、適用廣泛的特點,助力政治監督提質增效。比如,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是西城區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但在推進架空線入地過程中,部分設計、施工單位沒有按照合同要求,按時保質推進工程。區紀委監委駐區城市管理委員會紀檢監察組扭住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向區城市管理委員會制發監察建議書,要求其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嚴格追究違約方責任。最終,不僅確保架空線入地按進度完成,還避免了436萬余元的財政資金損失。此事在黨員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起到督促履職、敲響警鐘的作用。
董向陽:我們秉持“小數據形成大決策、小切口解決大問題、小制度養成大規矩”的工作理念,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查找系統性、普遍性問題背后的制度機制成因,提出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建議,先后推動規劃、國土、住建等系統領域解決各自在制度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在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過程中,針對個別民警在執法時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慢作為不作為、濫用職權亂作為等突出問題,我們選取加強執法監督這個小切口,向市公安局提出監察建議,推動公安機關先后完善政治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71項制度機制,切實解決了執法監督制度機制方面存在的大問題。
李激揚:我們按照“三不”一體推進,精準監督、靶向治療的工作思路,用好用活用實紀檢監察建議,對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信訪舉報發現的突出問題,通過確定建議對象、指出建議問題、明確建議要求、嚴格建議審批、加強建議跟蹤“五步曲”,確保點準穴位、指出“病灶”。對工作中發現影響政治生態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邀請被建議地方單位黨委(黨組)和紀檢監察機構主要負責人,與監督檢查室、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和委領導班子成員一起集中會商研判,推動“醫患齊心治病”。比如,2020年9月,我們對芷江侗族自治縣等7個單位政治生態開展集中會商研判,制發7份紀律檢查建議書,推動24個問題整改到位。與此同時,抓好跟蹤問效,定期對整改情況回頭看,督促壓緊壓實整改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治理機制,杜絕一發了之、一報就結。
堅持問題導向,增強程序意識,解決質量不高、效果不佳等問題
李激揚: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一些紀檢監察機關在紀檢監察建議運用上還存在不足。比如,有的缺乏系統使用,對誰來發、怎么發、發什么規范不足,運用不力;有的抽象建議多具體意見少、關注“樹木”多關注“森林”少、提出建議多跟蹤問效少、注重形式多注重內容少,導致提出的建議質量不高、效果不佳。
袁海鵬:紀檢監察建議歸根結底是由人來制發、由人來執行的工作,針對有的紀檢監察干部適用紀檢監察建議還存在把脈不到位、診斷不精準、開方不匹配等問題,我們堅持需求導向,依托“3+X”全方位精準化培訓體系,特別注重強化問題意識、程序意識,將紀檢監察建議的撰寫、制發、執行等內容納入干部培訓課程,突出實戰演練,加強以干代訓,培養良醫,開出良方,確保療效。同時,加強制度建設,突出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完善制發臺賬、統一制發流程,進一步提升紀檢監察建議質量。
董向陽:高質量用好紀檢監察建議,要在深化認識上下功夫。堅持從講政治的高度審視謀劃紀檢監察建議工作,將其作為深化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三不”的重要方法路徑,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的橋梁和紐帶。要在提高建議質量上下功夫。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監督靶心,在發現問題上注重普遍性,提出建議上具有針對性,推動整改上實現一體化。嚴格制發權限、規范制發程序。要在壓實整改責任上下功夫。牢牢抓住整改主體責任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人的第一責任人責任。完善跟蹤督查機制,加強日常指導督促和抽查回訪,及時發現問題、督促落實。
強化辯證思維,把握個性共性,避免一方治百病
董向陽:紀檢監察建議要用好用足用到位,要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查找問題要有精準度、要具有普遍性和系統性,分析問題要有深度,慎提慎發,確保建議的含金量。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領導體制,完善建議審批、督導、評估機制,提高規范化法治化水平。加強監督檢查,壓緊壓實被建議單位的整改責任,強化追責問責,切實維護建議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要著眼于長遠長效,把短期成效和長期質效有機結合。在整改初見成效的基礎上,對需要持續深入整改的問題以及新建立制度的執行情況等,要做到常態化跟蹤問效、督導檢查。
李激揚:發出建議書只是起點,整改落地才是關鍵。要強化“事前研判、審核把關、督導檢查、整改評估、監督問責”的全過程“閉環”管理,做到制發前溝通到位,重點凝聚共識、找準病灶,確保要求明確、建議具體;制發后督導到位,重點把關措施、對癥下藥,確保方向正確、指導有力;整改完評估到位,重點辨別真偽、注重療效,確保整改真實、處置到位。對敷衍應付、虛假整改、拒不整改的嚴肅問責,決不讓有力武器變成乏力鈍器。
袁海鵬:圍繞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聚焦個案、深入剖析,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做到診斷準確、處置得當。同時,針對不同單位暴露出來的共性問題,及時梳理匯總,督促相關單位舉一反三,推動形成研究問題、推進整改、完善制度的良性循環,實現標本兼治。比如,我們在疫情防控監督工作過程中,一方面,針對不同單位在落實“四方責任”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先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5份、工作提醒函22份,為不同單位開出個性藥方。另一方面,認真梳理紀檢監察建議和工作提醒函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圍繞接訴即辦等重點工作、商務樓宇等重點地區、社區卡口檢查等重點環節,專項制定監督方案,開出組合藥方,統一進行再部署、再檢查,確保整改到位。
相關新聞
- 2021-02-24節后首個工作日各地紀檢監察機關見聞
- 2021-02-24紀檢監察機關高質量開展專題學習培訓
- 2021-02-24成都:十九大以來查處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案件79件
- 2021-02-24青海紀檢監察系統內部督查真刀真槍促整改 嚴防“督查一陣風 查完就放松”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