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綠隴原·建黨百年”百場百部文藝展演
音樂劇《達瑪花開》淚灑金城
5月17日晚,作為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暨“春綠隴原·建黨百年”百場百部文藝展演重點劇目之一,由甘南州藏族歌舞劇院演出的音樂劇《達瑪花開》在甘肅大劇院精彩上演。舞臺上,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原副主任張小娟生前的一幕幕感人瞬間被再一次生動呈現,令所有現場觀眾忍不住潸然淚下。
2008年,得知舟曲因汶川特大地震而受災嚴重時,張小娟毅然回到家鄉,先后任駐村干部、副鄉長、鄉紀委書記、縣扶貧辦副主任。她常年奔波于脫貧攻堅一線,跑遍舟曲19個鄉鎮208個自然村,遍訪87個貧困村所有貧困戶,成為全縣扶貧情況的“移動數據庫”和“活字典”。2019年10月7日晚,張小娟在下鄉扶貧工作結束返回縣城途中,車輛翻入白龍江,不幸殉職,年僅34歲。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甘南州委州政府積極策劃安排,在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和省文旅廳的支持下,甘南州委宣傳部組織甘南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與甘南州藏族歌舞劇院百余名文藝工作者經過18個月的緊張排練,創排大型音樂劇《達瑪花開》,真實記錄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原副主任張小娟生前的感人瞬間。正如該劇編劇、導演王繁欽所說,達瑪花在當地還被稱為“高山杜鵑”,在劇中是張小娟品格和精神的意象展現。
當晚的甘肅大劇院觀眾座無虛席,演出以張小娟主動放棄了北京的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貧困的家鄉,投身于脫貧攻堅事業拉開大幕:張小娟為尋找貧困戶尚志武的女兒玲玲,黑夜不慎掉入深溝;因整日忙于扶貧工作,張小娟和一雙兒女聚少離多,夜晚偶爾回到家又匆忙離開……舟曲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她的腳印,貧困村子的田間地頭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媽媽,你的工作是什么?”“媽媽的工作是在月亮上種達瑪花。因為月亮離我們太遠了,所以媽媽不能每天回來陪你們。”演出中,張小娟和一雙兒女飽含深情的對話扯動了所有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人們的眼淚忍不住的一次次涌出眼眶。
編劇、導演王繁欽在演出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音樂劇是目前國際上最流行、最能打動人心的藝術樣式,舟曲縣作為民族地區,曾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民族歌舞非常有特色,最適合用音樂劇的樣式來呈現。同時,這部劇目在表現手法上打破常規,使用“音樂劇+廣播劇”的方式,幕間通過廣播劇過渡轉換,極大地延伸和拓展了故事的空間。
王繁欽說,音樂作為該劇的一大特色,大量使用了舟曲民歌的元素,以藏族音樂風格貫穿全劇,同時融入了舟曲博峪采花節“多迪舞”等原生態舞蹈,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撲面而來的舟曲民俗特色。不僅如此,舞臺上還巧妙運用了“國際范”的手法,通過三塊坡臺的組合變化和舞臺升降,來展現舟曲山大溝深的特殊地貌環境,營造舞臺的立體空間,這也是該劇的一大創新。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 超
相關新聞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精彩推薦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