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西觀秦腔《山楂紅遍常家河》劇目感懷
哈建設
受環境所限,自小很少看戲,那時接觸最多的是電影里革命樣板戲。今晚非常榮幸應邀,能在定西大劇院觀摩此次《山楂紅遍常家河》劇目首演。作為一名藝術愛好者,面對 這部以鄉村振興為題材,緊扣扎根通渭山楂小鎮的先進典型,采用老百姓喜歡的秦劇出濱,觀后感觸頗深,倍受鼓舞。《山楂紅遍常家河》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展現了新時代鄉村的蛻變。它將秦腔這一傳統藝術形式與當下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緊密相連,賦予了古老劇種全新的生命力。
秦腔作為我國戲曲藝術的瑰寶,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其唱腔高亢激越、深沉哀婉,既有著黃鐘大呂般的莊重,又能細膩地表達人物內心復雜的情感。表演風格大氣恢宏又不失細膩,蘊含著黃土高原的粗獷、樸實與善良。它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演,更是三秦文化和西北人民生活、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承載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過去,秦腔劇目多以歷史故事、傳奇神話為主,像《竇娥冤》《楊門女將》等經典劇目,歷經歲月洗禮,依然在舞臺上熠熠生輝。但時代在發展,藝術也需要與時俱進。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現代題材秦腔劇目涌現,它們緊扣時代脈搏,反映當下社會生活,《山楂紅遍常家河》便是其中的又一部優秀劇目。
這部劇瞄準通渭縣常家河鎮的山楂小鎮為原型,講述了當地干部群眾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奮斗故事。劇中,我們看到了主人公面對發展困境時的迷茫與堅守,看到了鄉親們為了改變家鄉面貌所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鄉村在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通過描寫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常海增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劇情,將鄉村振興的艱辛與成就真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它的意義不僅在于藝術創作本身,更在于其對現實生活的映照和激勵。它讓更多人關注到鄉村的發展,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給廣大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了人們投身鄉村建設的熱情。
在藝術呈現上,《山楂紅遍常家河》也做出了許多可圈可點的創新與突破。在音樂創作方面,保留了秦腔傳統唱腔的特色,如苦音腔的深沉哀婉、歡音腔的明快剛健,同時巧妙地融入了現代音樂元素和當地的民間曲調。當主人公表達內心的堅定與對未來的憧憬時,歡快的旋律配合著秦腔特有的板路節奏,讓觀眾更易產生共鳴。在表演形式上,演員們在繼承秦腔傳統表演程式的基礎上,借鑒了現代話劇和影視表演的一些手法,使人物的動作、表情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增強了角色的真實感和可信度。比如劇中在表現村民們在山楂果園勞作的場景時,演員們的動作樸實自然,不再是傳統戲曲中較為夸張的表演方式,卻更生動地展現了勞動的艱辛與喜悅。
從這部劇的演出,我們也能得到諸多對秦腔未來發展的啟示。首先,要堅定地扎根生活。藝術源于生活,只有深入挖掘現實生活中的素材,關注社會熱點和人民需求,秦腔劇目才能有血有肉,贏得觀眾的喜愛。我們應鼓勵更多的創作者走進鄉村、走進社區、走進各行各業,去發現那些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故事,將其搬上秦腔舞臺。其次,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動力。在保留秦腔核心藝術特色的基礎上,要大膽地吸收其他藝術形式的長處,從音樂、表演、舞美等多方面進行創新,以適應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比如運用現代的舞臺燈光和多媒體技術,營造更加逼真的場景氛圍,讓觀眾有更好的觀演體驗。同時,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秦腔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我們要加大對秦腔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院校教育、師徒傳承等多種方式,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編劇、導演、演員和演奏人員,為秦腔事業注入新鮮血液。
《山楂紅遍常家河》為秦腔藝術的發展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我們相信,在新時代的浪潮下,只要我們堅守藝術初心,不斷創新進取,秦腔這朵戲曲奇葩必將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感懷即吟:
古戲翻唱譜錦章,
弘德演真氣軒揚。
當年坡底頂寒風,
而今披彩大變樣。
常家河畔韻悠長,
秦腔新聲頌風光。
山楂紅遍鋪富路,
丹心血汗鑄康莊。
弦歌奏響振興曲,
鼓樂催開幸福章。
且看鄉村新貌起,
一臺好戲久流芳 。
哈建設(號沙柳),詩書耕夫也,為人敦厚,秉性倔犟,取沙漠紅柳之頑強精神,勵志書道,尤見個性,精進所長,獨樹一格(人民大學博導教授,國家最具權威書畫評論家陳傳席評語節選)。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注冊髙級教師,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館研究員,甘肅省作家協會、甘肅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臺北故宮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名家書畫院一級書法師、懷素書法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等;甘肅書院副院長;甘肅絲路藝術研究會、甘肅毛體書法藝術協會、甘肅復退軍人文藝聯合合名譽會長;甘肅龍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蘭州新區書法家協會主席。2010年被評為"感動中國文化人物",2012年榮獲甘肅省委、省政府“笫七屆敦煌文藝成果獎”等,作品被俄羅斯國家藝術館、博物館永久收藏,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多國多地收藏。出版發行散文詩詞集《無疆思語》,編輯xi書感悟文集《書窗問道》。
- 2017-01-20隴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隴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隴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隴周刊(2017年 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