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甘肅山丹馬場,一望無際的草原鋪展至祁連山腳下,金黃的油菜花田在風中起伏,與碧草交織成壯闊畫卷。馬群踏花而過,牦牛群點綴其間,共同勾勒出“千年皇家馬場”的盛夏圖景。

圖為山丹馬場奔騰的馬群。(資料圖)楊艷敏 攝
在祁連山北麓的褶皺間,山丹馬場如同一卷沉睡千年的歷史長卷,靜靜訴說著往昔的風云變幻。這片土地承載著兩段震撼人心的傳奇: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在此飲馬祁連,率萬騎踏破匈奴,其麾下戰馬多出于此,馬場成為漢軍鐵騎馳騁疆場的堅強后盾;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至焉支山下,舉行盛大的萬國博覽會,山丹馬場作為后勤保障要地,見證了各國使者云集、商貿往來的繁華盛景。
從西漢軍馬場到“世界第一馬場”,這里不僅是亞洲最大的皇家馬場遺址,更坐擁雪山、草原、濕地交織的生態奇觀,是自然與人文深度交融的寶藏之地。然而,這片藏在深閨的文旅富礦,至今仍未充分釋放其世界級的旅游價值。如何讓千年馬場走出秘境,成為享譽全球的旅游勝地?這不僅是山丹縣文旅發展的破局之戰,更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生態資源走向世界的關鍵命題。
山丹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曹斌介紹說:“山丹縣將以‘世界級遺產’的標準對山丹馬場進行保護性開發,與專業機構合作,將馬場遺址、絲路古道等歷史遺跡納入文化遺產廊道建設,運用數字化技術復原霍去病西征的金戈鐵馬、隋煬帝萬國博覽會的熱鬧場景,打造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
曹斌說,依托祁連山生態資源,將進一步規劃建設高端生態旅游項目,開發雪山徒步、觀鳥研學、草原露營等特色旅游產品,形成差異化的旅游體驗。同時與海外旅游機構合作,參加國際旅游展會,利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講好“中國馬場故事”,提升山丹馬場的國際影響力。

圖為蘭新高鐵動車組列車穿越山丹馬場的油菜花海。(資料圖)楊艷敏 攝
山丹馬場的獨特性,在于其不可復制的“復合價值”。作為歷史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它承載著厚重的軍事文化與絲路記憶。從生態維度看,祁連山冰川融水滋養的廣袤草原,孕育出珍稀動植物種群,形成了高原生態系統的天然樣本;而在民俗文化領域,世代傳承的牧馬技藝、馬幫文化,構成了極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觀。這種歷史厚度、生態純度與文化濃度的疊加,讓山丹馬場具備了對標國際頂級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競爭力。
山丹文體廣旅局局長張春雷說:近年來,山丹縣持續加大交通基建投入,優化縣域內公路網絡,推進景區道路升級改造,逐步打通游客進入馬場的“最后一公里”;同時,啟動馬場基礎設施提質工程,新建和改造旅游廁所、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等設施,提升游客接待能力。
而在文化保護與傳承方面,山丹成立專門工作小組,深入挖掘馬文化內涵,收集整理與馬場相關的歷史文獻、民間故事,尤其是將霍去病西征、隋煬帝西巡等歷史故事進行系統梳理與藝術加工,開展牧馬技藝非遺申報工作,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

圖為夏日的山丹馬場鸞鳥湖景色。(資料圖)楊艷敏 攝
“打造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更需要跳出傳統旅游思維,構建‘文旅+’的產業生態。”曹斌說,山丹縣計劃借鑒新西蘭皇后鎮、瑞士阿爾卑斯山等國際范例,將馬場資源與體育賽事、文化演藝、康養度假深度融合。籌備舉辦國際馬術大賽、草原音樂節,開發馬文化主題民宿、特色餐飲,形成全產業鏈條;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旅合作,推動山丹馬場納入國際旅游線路,使其成為絲綢之路旅游經濟帶上的璀璨明珠。
這一系列舉措,既是對山丹馬場歷史文化底蘊的深度挖掘,也是對其生態資源與旅游潛力的精準激活。每一個規劃的落地、每一次創新的嘗試,都在為這座千年馬場搭建通向世界舞臺的階梯,使其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魅力與生態之美的重要窗口。
- 2025-07-22走進甘肅 樂享清涼之旅
- 2025-07-22隴拍客丨祁連山下萬畝油菜花開引客來
- 2025-07-21蘭州夏日清涼3重奏
- 2025-07-21【文化中國行】“如意甘肅”與“錦繡瀟湘”的千里之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