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甘肅網 >> 甘肅文化 >> 民俗風情

    尋找甘肅非遺文化制作技藝之一——康縣雍壩鑄鏵 犀牛江畔農耕文化的活化石

    23-02-01 10:44 來源:中國甘肅網-蘭州晨報 編輯:劉姍

      原標題:尋找甘肅非遺文化制作技藝之一——

      康縣雍壩鑄鏵 犀牛江畔農耕文化的活化石

    試鏵

    備料,做鏵模

    雍壩人的犁鏵生產場地,一門技藝的生命力,是對傳統的繼承和升華

    開沙窖、搬鏵模、取火倒火

    扣鏵芯子

      鏵是農民耕地時安裝在犁上用來破土的工具,犁鏵鑄造和使用則是中國農耕文明的顯著標志。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農耕機具逐步普及,犁鏵等傳統手工制品也逐漸淡出市場,而在西漢水南岸的甘肅隴南康縣太石鄉雍壩村,仍然保留和傳承著傳統手工鑄鏵工藝,2015年,入列“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項目”。

      鑄就中國農耕史

      鑄鏵工藝,雍壩人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倒鏵”。可以說,康縣太石鄉雍壩村的家家戶戶都掌握著這門手藝。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吆一頭黃牛、扶一張木犁,在田野之上耕作,鏵尖探進土層,一道長長的墑溝“浪花翻滾”不斷在身后伸延,一股股濃厚的泥土芳香便從木犁下散發出來……

      一張木犁由犁尖、犁鏡、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來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鐵器,就是鏵,也是整張犁的核心部件。別小看這底面平直、背面拱起、兩翼開刃的鐵片,中國幾千年農耕史就是用這三角形的鏵耕耘過來的,一年年,一代代……

      犀牛江畔的傳說

      在雍壩,有這么一個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太上老君云游到此,站在犀牛江邊查看地理,發現前山是鳳凰抱蛋穴,后山是回龍穴,整個雍壩方位如一個完整的八卦太極圖。于是,太上老君變成一位老人在這里傳授鑄鏵工藝,并托夢給村民,說他的家在對面的山洞里。后人為表示紀念,在山洞里建起了老君廟,每當春節或鑄鐘鑄鏵時都要舉行祭祀活動,以祈求鑄造順利。從此,鑄鏵工藝便一代代地傳承了下來。

      傳說歸傳說,犀牛江邊豐富的沙土資源、寬闊的河床,才是哺育雍壩鑄鏵工藝的搖籃。

      如今,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大力發展,犁田機、旋耕機大量涌現和普及,傳統的犁鏵農具也隨之退出農業生產領域,樸實但顯笨拙的牛耕技術漸漸淡出鄉村舞臺,為什么雍壩的村民還在孜孜不倦傳承鑄鏵這項手工藝呢?

      一個原因就是山區很少有大面積的耕地,農業機械化做不到,所以還離不開這些用了幾千年的犁鏵,有需求便有市場,這也讓鑄鏵這項手工藝便有了傳下去的可能。

      形狀神似燕尾的鏵,并非是由工匠在傳統的鐵匠鋪里鍛打而成,要知道,雍壩人的犁鏵生產場地頗具規模——村頭江邊的空地變成了一個偌大的生產車間,幾百人集體出動、密切協作,機器轟鳴,爐火升騰,進料的、揚爐的、撥碴的、取火的、出鏵的……男女老少齊上陣,吃飯喝水在工地,這樣熱鬧而忙碌的勞動場景頗為壯觀。

      雍壩鑄鏵工藝

      雍壩鑄鏵工藝程序繁多、過程復雜、技術含量高,按鑄造的順序可分為備料、打鏵模、鑄鏵、打磨四個大環節。

      備料就像備食材,鑄鏵的主要原料有綿沙土、廢鐵、焦炭、少量木炭、鉛水等,備料的同時,還要準備好鑄鏵的各種設備。鑄鏵的設備包括火爐、大小勺、柴油機、鼓風機等。

      打鏵模,是鑄鏵的起始階段,也是整個鑄鏵過程的重要環節,時間長,工作量大。鏵模的質量直接關系到鏵的質量。打鏵模又可細分為打鏵模、打鏵芯子、墨鏵模(對鏵模面扇、槽扇、鏵芯刷鉛水的俗稱)、泥鏵模、背鏵模5個小工序。

      備料、打鏵模的序篇完成后,就進入了“鑄鏵”的核心階段,可分為坐爐、點火、進料、開沙窖、搬鏵模、載埋鏵模、取火倒火、打刨兆口、出鏵、撿鏵等10道工序。

      先坐爐,支好大勺,再由八到十人用木杠將火爐抬放在大勺的上面。然后點火,用木炭等原料引燃焦炭;隨即進料,將廢鐵不斷地倒入爐內;另外一側開沙窖的工序同時展開,工匠按照鏵模的大小,在離爐最近的地方開寬約26厘米、高40厘米左右的長渠形沙窖;如果你有一把子力氣,歡迎來搬運鏵模,將它搬到沙窖邊擺放好;將鏵模按一定的順序方向倒栽在沙窖內,這便是“栽埋鏵模”了,再設專人分站在兩邊同時用長條木锨鏟沙擁埋鏵模,并用腳輕輕踩實。

      沙窖邊正忙,圍繞火爐“取火倒火”的工序也在火熱進行,就是盛鐵水并將鐵水灌入鏵模內,一聽這就是需萬分小心、手明眼快的活計。當火爐揚起時,鐵水從大勺的舌口淌出來,取火人用長柄的小勺盛住,迅速地抬至沙窖邊,并將鐵水從兆口倒入鏵模內。從現場看,“取火倒火”的人有四五人之多。

      當鐵水灌入鏵模后,便是“打刨兆口”,由一人用三角形的小鋤,在兆口對溢出的鐵水由外向里刨扣;緊接著,第二人用小鋤將已凝固的鐵水刨至漏勺內輕搖,待沙子漏掉后將鐵倒在固定的地方,以備再用。

      非遺保護

      “出鏵”的感覺有如從田間地頭壘的“地窩子”里抓剛燒熟的土豆,此時一人在沙窖邊挖鏵模,一人則戴著手套猛然抓住還冒著熱氣的鏵模迅速摔離沙窖,看著著實讓人心驚膽戰。撿鏵則有種豐收的喜悅,看他們三五人用鐵耙、鐵釣、鐵棍等工具從破碎的鏵模中將鏵刨撿出來。

      打磨,是鑄鏵最后一道工序,這一環節里,工匠用鐵鉗、小鐵錘對刨撿出的鏵進行逐一打磨,去掉突出或凸起部分并打磨光滑,再按照品種、型號分類堆放,就等顧主上門選購了。

      如果把鑄鏵的進程比作一臺戲,那么,備料就是戲的開場,是序幕是鋪墊;打鏵模則是慢板和獨白;而鑄鏵是高潮是戲眼是爆發;打磨便是緩緩的謝幕是尾聲。這四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特別是鑄鏵這個環節,搶的就是個時間和速度。

      雍壩鑄鏵工藝這種與農耕文化密切相關的手工藝,在后工業時代,是彌足珍貴的文化稀缺資源,這項工藝已成為“隴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項目”。

      文/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劉小雷

      圖/奔流新聞·蘭州晨報通訊員 王玉英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西北角西北角
    中國甘肅網微信中國甘肅網微信
    中國甘肅網微博中國甘肅網微博
    微博甘肅微博甘肅
    學習強國學習強國
    今日頭條號今日頭條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12006002 | ICP備案:隴ICP備17001500號 | 經營許可證編號:甘B2-20060006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編號:(甘)字第079號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編號:甘B2__20120010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投訴舉報電話:12331 | 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2377

    主辦:甘肅中甘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 本網常年法律顧問團:甘肅和諧律師事務所(0931-8580115)甘肅天旺律師事務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6 中國甘肅網(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簡介 | 人才招聘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931-8960109 0931-8960307(傳真)

    分享到
    yellow中文字幕久久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愛妃視頻)国产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AV色欲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无码区日韩特区永久免费系列|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亚洲AV无码码潮喷在线观看|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汌A√ |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