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蘭州花寨子 彩陶的秘密

馬家窯彩陶
七里河花寨子村,那里有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遺址。十幾年前,從一本書中知道了七里河花寨子遺址,就有打算去花寨子尋訪的想法。后來在甘肅省博物館和其公布的資料中,看到過幾件花寨子遺址出土的彩陶,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有一個彩陶罐,高22.5厘米,口徑14.1厘米,底徑10.6厘米,罐身施紅、黑彩,口沿內彩,有橫豎平行條紋相間排列,腹部繪紅、黑彩多條相間旋紋五組,色彩靚麗,奪人眼球。
七里河區花寨子鄉花寨子村的史前文化遺址是1977年發現的。當時,人們清理出49座半山類型墓葬及其他文物。其中的彩陶色調單純明快,大多使用濃亮如漆的黑彩,在細膩光潔的橙紅色陶底上繪以各種花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先民們的生活。當時,人們收獲日益豐富,有了裝飾自己生活的能力。
馬家窯時期的先民們,比較崇拜水。他們的彩陶多用旋渦紋來裝飾,一個個漩渦,展現了先民們獨特的審美情趣。
那么,如此精美的彩陶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首先是制作彩陶。彩陶在先民的生活中占據了一個很重要的地位。工匠們制作彩陶時,也是精益求精,先要把篩選過的陶土,放入水池中,進行淘洗。然后成泥,再進行制作。先民們制造彩陶方法比較簡單,或用泥條盤筑法,或用捏塑法,或用內模制作法,來制作彩陶。此時,彩陶制作技藝已經非常完善,先民們制作出的彩陶,質地細膩緊密,燒制硬度較高,打磨光滑,不少精品算得上是藝術品了。
在彩陶制作過程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工序——彩繪。現代人弄不清,彩陶上的圓形是如何繪制出來的。這其實很簡單,陶盆或陶罐上的圓形,陶工利用陶輪的旋轉,就可以在陶器上畫出同心圓或弧形三角紋。側面的水渦紋,或用旋轉彩陶的方法繪制,或依靠陶工們精湛的技藝來完成。
這樣,繪制出的彩陶圖案,或來往反復,或盤旋轉回,或交錯勾連,給人一種變化無窮的感覺。
撰文/王文元
相關新聞
- 2020-09-29“甘肅彩陶藝術展”亮相福建
- 2020-08-03彩陶鼓:最早的打擊樂器
- 2020-01-09武山縣出土國寶級文物鯢魚紋彩陶瓶再次亮相國家博物館
- 2019-12-26“國色初光——甘肅彩陶藝術展”開幕 甘肅彩陶首次進京驚艷國博
精彩推薦
-
慶陽:輕卡側翻司機被困 消防員破拆駕駛室救人
-
唐仁健在永登縣調研時強調 高位推動特色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決守好生態紅線
-
甘肅“不來即享”做法將向全國推廣
-
林鐸在省委涉藏工作會議上強調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 在新起點推動涉藏地區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
甘肅省稅務系統通過“不來即享”落實減免稅費127.69億元
-
蘭州市第三屆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動漫設計作品征集評選展示(電子手抄報 一)
-
蘭州市第三屆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動漫設計作品征集評選展示(漫畫插畫 一)
-
蘭州市第三屆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動漫設計作品征集評選展示(電子手抄報 二)
關注我們



